第十一章
是洛氏制药王国发迹的那一年。塞缪尔和特伦尼亚终于结婚了。女方的陪嫁除了六匹马之外,另外还有一间设备齐全的小实验室。塞缪尔因此得以多方进行各项实验。
他开始从药草中萃取具有疗效的部分制成药剂,而他的左邻右舍自然就成了他最忠实的顾客,不管各种疑难杂症,他们都求助于塞缪尔。而塞缪尔果然也能妙手回春,挽救不少人的性命。过了一阵子,他的妙医声名也因此不迳而走。对于那些付不起医药费用的贫苦人家,塞缪尔总是告诉他们:
“别担心钱的问题,只管拿去就是了。”
特伦尼亚的想法也一样。
“药是拿来救人的,不是用来赚钱的。”
她总是这么说。
塞缪尔的业务蒸蒸日上。过没多久,塞缪尔告诉特伦尼亚:
“现在我们可以开一家药铺了。我们可以卖药膏、药粉和其他东西。”
药铺开张之后,生意比以前还好。一些从前拒绝捐助塞缪尔做实验的富商纷纷自动找上门来,自动捐钱资助塞缪尔进行更多的试验。
他们还告诉塞缨尔说:
“将来我们可以合伙做生意,我们可以开连锁药房。”
塞缪尔把他们的建议告诉特伦尼亚:
“我不喜欢外人介入。这是我们自己的事业,我不希望第三者来搅局。”
特伦尼亚也有同感。
药店的生意一直很兴隆。不久后,他们便开始拓展业务,开办了其他几家分店。其间,有愈来愈多富商纷纷慷慨解囊,表示愿意全力赞助塞缪尔进行实验。塞缪尔一一回绝了他们。
塞缪尔的岳父大人为此百思不解。
塞缪尔只是告诉他:
“我不想引狼入室。等到有一天他们扯你后腿时就来不及了。”
塞缪尔和特伦尼亚婚后一直如胶似漆、相敬如宾。
当药店的分店不断开张之际,塞缪尔的孩子也一个接一个出生了。特伦尼亚生了五个男孩——亚伯拉罕、约瑟夫、安东、约翰和彼得。他们每生一个孩子,就增开一家分店。而且他们开设的分店规模一次比一次大。
刚开始,塞缪尔只雇用一、两个人当帮手,最后他的员工多到二十几个。
有一天,一位官员来拜访塞缪尔,并说道:
“我们最近取消了一些对于犹太人的限制规定,而且我们也很希望你能到在克拉科夫市区来开设药房。”
塞缪尔当然是义不容辞。
三年后,塞缪尔在市区买下了一栋办公大楼,同时他也买了一栋漂亮的洋房给心爱的特伦尼亚。
塞缪尔终于实现了他多年来的梦想——他可以摆脱贫民窟痛苦的生活了。但是,现在他的梦想可不止于此,他有更远大的目标。
他的孩子渐渐长大,塞缪尔替他们每个人各找了一位家庭教师,教授他们不同的语言。
对于这个举动,他的岳母很不以为然。
“他根本就是疯了!”
她忿忿不平地说道。
他的决定更成了街访邻居的笑柄——亚伯拉罕和约翰学英文,约瑟夫学德语,安东学法语,彼得则念意大利语。他们学这些外国人的语言做什么?将来又要说给谁听呢?让小孩学这些没用的东西真是白费功夫!塞缪尔就一直这么受到众人的讥笑。
然而,塞缪尔对左邻右舍的讥笑并不以为忤;相反地,他总是一笑置之。
“能多学点知识总是好的。”
其实,塞缪尔比谁都清楚,这些知识都是无价之宝,总有一天一定能派上用场。
孩子们长到十五六岁时,塞缪尔便开始带他们出国旅行。
每一次出国,对塞缪尔而言,不仅仅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