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梦开始的地方
我是一位农民生出的小知识分子中的半吊子,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农民。
我想以我的视角去审察那些农村社会的最后一辈真正意义上的“农民”。他们是勤劳的代表,是土地的守护者,更是被土地困了一辈子的“囚徒”。我想这更像一个故事,因为它带给我很多,可带走的却更多,似乎啥也没有留下。这个故事可以算作是对他们的纪念吧!至于他们知不知道自已活成的样子,其实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活了,而且辛苦地活了一辈子。
你说他们那样的生活有意义吗?有吧,也许又没有。至于有没有,看他们活着的样子便知道。这是一个农民的故事,更是属于我的故事。这个故事,见证了一辈人的“衰亡”,也流露出了一个国家的“成长”。我不知道这个故事对于你值不值得看,但我想它一定值得后一代人铭记,曾经有那么一代人,在这片热土上,留下足迹,用勤劳的汗水浇灌我们的成长。故事不长,长的是故事里的人对于土地的热爱。那热爱成了枷锁,也褪去了生命的底色。贫穷的不是人,而是对于土地的热爱。生于斯,长于斯,受困于斯。(生我养我的地方,也成了困住我的地方。)
讲故事的人是我,看故事的人是你!故事中的主角是他们。
这个故事,我花了20多年去L验,故事本身已经不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那一辈已经逝去的地地道道的农民。
那些人、那些事儿,都已成过往,逝去的是人,留下的是荒凉的土地。
雨停了,风还在吹。
小李子跟在爷爷后面,爷爷手里牵着水牛。爷爷是地道的农民,平日的生活离不开放牛、砍柴、种庄稼,这样单调的生活就是他的一生。不久,风停了,鞭子抽打在牛身上,一片片新鲜的热土从地里冒出头来。小李子走到旁边,转头看向气喘吁吁的老牛,若有所思。
过了好一会儿,小李子看累了。他拖着疲倦的身躯走到一堆湿漉漉的稻草旁,翻了翻,坐了下来。他想钻进稻草堆里,可那撩人瘙痒的感觉又让他后怕。他小眯了一会儿,被刺耳的牛铃铛声吵醒,他睁开眼,看向了刚从旁边走过的水牛,爷爷卖力地跟在后面。不久,铃铛声消失在空气中,一切回归了平静。
在小李子的印象里,没有父母的存在。他不知道他们去哪儿了,也不知道自已是怎么来的。小李子有一群玩伴,这其中却没有小自已两岁的妹妹。他不知道自已为啥不喜欢和妹妹在一起,可在一起时他却总是很快乐。
小李子很淘气,但思想很超前,上学时啥事儿都干不成。他也很自卑,总是活在一群人的阴影里,他不知道那是为什么。他喜欢拿着爷爷吸过的烟筒,闻着那刺鼻的烟草味儿,这嗜好他坚持了许久,直到有一天被爷爷发现,他以为自已要挨骂了,红着脸静静地等着,但爷爷拿起烟筒,默默坐下啥也没说,自顾自地抽起了烟,他似乎懂了。
小李子的爷爷对他很好,应该是对每一个人都是那样,除了奶奶。小李子对于爷爷和奶奶的关系很是好奇,因为他没有看到他们通房睡过,更奇怪的是,小李子发现他们不是在吵架,就是在吵架的路上。对于这些,小李子的脑中经常出现一个大大的问号。
爷爷扛着犁,小李子走在爷爷前面。小道两旁长记了野草,草上的雨水已经蒸发了,但脚底的路还很湿滑,爷爷走得小心翼翼。他们爬了一条很长的坡,不一会儿,小李子看到了一座宽大的泥巴房,四四方方的,像笼子一样,墙壁上有很多裂痕,瓦片上也长了青苔,泥巴房和一座由木棒架起的空壳子猪圈连在一起,猪圈前有一个装了很多粪水的大坑,说来奇怪,这个大坑,小李子还掉进去过,差点被淹死在里面。经过大雨的冲刷,粪水流到了小道上,小李子看着那肮脏的粪水,下不去脚,他犹豫了片刻,气喘吁吁的爷爷就跟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