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桃中剑客(2)
。
“接兵部通知,凡是外地来的人,都需要接受检查。”
为首的胖衙役态度蛮横,还不等桃游反应,便挥手下令进屋搜查。
“你俩是外地来的是吧,哪来的都?如实交代,我可是会去户部核查的。”
这时侯接受检查无异于自报家门,而蒙在鼓里的桃游并不知道,暴露自已的桃氏身份意味着什么。父辈的那些恩恩怨怨一直被他的父亲桃谦咽在肚子里,而桃谦似乎早就已经规划好了这一切,甚至连他的儿子都可以是这盘棋局的一颗棋子。
掀开桃游的包裹,原先呈送的那封信件早就被烧毁,唯一值得揣测的是那把玉饰奇特的佩剑。墨绿色光泽的桃花,以精美的西域刺绣装饰,寒气逼人,象征着桃氏剑法的深邃永恒。
“禀大人,我俩都来自南清的北疆山里,可能大人没听过。”桃游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胖衙役不以为意,随行的手下在耳边窃窃私语了几句,紧接着胖衙役的目光迅速飘过桌上的佩剑。
“那么远,来琼京干什么呀?”
“大人,您也看到了。我是这记香酒楼的酒师,就是靠手艺在这城内谋个生活。”圆滑的说辞似乎看起来滴水不漏。
“记香酒楼的面子我还是要给的。兄弟们,走了!”
胖衙役不再刁难,众人转头出门离去。
夜里月色浓郁,桃游和姜虬兴致勃勃,一通在民宿的院子里饮酒作乐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姜虬高举酒杯,目视皎月,诵诗饮酒,多年以来在山中无人问津的孤独和苦闷得以排遣。桃谦寄给他的信中,描绘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起兵,令他最激动的一点便是,重振山字营往日风光的时间越来越近了。
“今日酒兴好,你父亲信里的一些事,我得和你说。”
烧毁的信封以及父亲的千万嘱咐--莫要轻易暴露身份,都表明了父亲瞒着他谋划了一些事情,但是父子之情,血浓于水,他也不好多问。
“你的父亲之前没告诉你,也是有苦衷的。”
南清朝中常年征战在外的军营,只有山字营与海字营两只军营,均建制于上任国君--虞允君,两营内都曾有过多位武功高强的将军,桃谦与姜虬便是山字营的其中两位。不通的是,山海两营听命于不通的丞相,用于两者的权力制衡和兵力分配。不幸的是,现任国君虞辛君娶了右丞的侄女为妻,对此妇人之言,是言听计从,便选择废除了双丞制度,与之一起消失的,便是山字营地。朝廷上下,大部分都选择站队右丞,明哲保身。而身为山字营的武将,自然是不愿意受这份耻辱,桃谦和姜虬便卸甲归田,隐居山野,不问世事。
“父亲只对我提过往年南北之争战场上厮杀的场景,血流成河,战鼓喧天,不曾谈及为何离开军营。”
“男子汉大丈夫,不言苦衷,只笑谈过往。你的父亲之所以让你出来送信,便是希望让我保护你的安全,然后一通赴京。”
“姜叔的意思是,父亲另有要务在身,不便带我,是吧?”桃游稍作思索,便猜出了姜虬的话外之意。
“要不说你小子机灵着呢!但多的我不能再说了,这是秘密,说多了要杀头的。”
此时门墙外传来几声扭捏的猫叫,这不是路过的夜猫,而是此前桃游和杨安约定的联系方式。片刻,身着破落的杨河掩门而进,习惯性的猫着腰走进院子,神色紧张。
“这是何人?”不太正派的作风似乎给姜虬的第一印象不好。
“姜叔莫见怪,这是我刚来苏州时认识的朋友,名杨河,字泰安。虽穿着着实不雅,但其实是北方逃难至此的难民。”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