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桃中剑客(3)
着烟枪,谈话间,飘渺的烟雾随河道的风散开。
“在下桃游,劳烦老人家送我们去琼京。”
“这几位都是认识的吧,一共三个人。”
杨安换上了崭新的一身马夫行头,之前破烂的衣服在闹市中比较显眼,手臂处依然包裹着白色的麻布。受伤的缘故,他不便频繁行动,姜虬的安排原本是将杨安放在本地人家中照顾,免除旅途之苦。
“杨兄虽不是南清人,但他深受其苦,他曾告诉我,等到战争结束,愿衣锦还乡。”
所以亲眼目睹讨伐军的胜利,对杨安来说也是内心的释然。这意味着在异国他乡的漂泊能在有生之年得到一个完美的结尾---归还故里
三人上了船,在竹帘遮挡的蓬船中,晃晃荡荡地随波而下。但是据老船夫来说,他们并不经过主干道,那里会面临着官府的搜查。所以他们选择去往了一条山脉间的河道,绕行通过官渡江口。
船只行驶至偌大的官渡江中央,声势浩大的波涛涌起,高高托举起船头。豁然开朗的两岸风景,使人心胸开阔,坦然面对天地间的风浪。
“船上没有什么吃的,只有一些干粮和烙饼。你先将就着,不要嫌弃,杨安兄弟。”
“我受了伤,本就是拖各位的后腿。两位能带着我,在下就已经感恩不尽了。”
地图上所指示的下一站,大概是三天以后才会到的汴川城。夜晚四人便在岸边生火,食物便是河中的鱼,偶然间也可以碰到适用于跌打损伤、伤口愈合的草药,桃游便将其捂热后敷在杨安的伤口之上。
路过口岸,有露天开放的食肆,四人便坐下斟酒对饮。
“老伯啊,听口音你不像是南方人。”
酒入愁肠,老船夫面色舒展,闭目享受,胸膛中的暖意熊熊燃烧。
“常年跑船,每个地方的方言都学点,自然而然连家乡话也不怎么会说了。”
口岸江风大作,白色干枯的蓬草随风舞动,在姜黄色的阳光下暗淡无光,放眼望去似乎一切岁月安好。这就是船夫的生活,一眼望不到江边的岸,以及不再清脆悦耳的水波声。
“老伯,从运河这里能去到南清边关吗?”杨安问道,因为他的故乡便在遥远的边关之外。
“能去,但那边正打仗。到处在征兵,去了就回不来了。”
“马上南北之争就结束了,到时侯你就可以回去了。”姜虬感慨道。
殊不知,真正见血的厮杀才刚刚开始。
临近夜晚,口岸上停泊了些许盐船,能在运河上行驶的盐船通常只有盐帮和官府,这些特殊的地方机构掌控着私盐贩卖的巨额利润。盐船上通常会配备有镖师以及官府的杂役,组成一个完整的运输团队。
盐船上的一伙镖师在出发前就听说了悬赏令----三名叛军通伙,其中一位带有墨玉桃花配饰的佩剑,一名手臂受伤,赏金八百两。这是一笔不菲的费用,足以使得任何跑江湖的人深陷其中。
“哎,头儿,你看见没?岸上那坐着几个人,看起来蛮眼熟的。”
瘦子畏畏缩缩,眯着眼窥视岸上的桃游一行人,虽然无法近距离确定到底哪里见过。
“能有啥人,跑船的呗。先吃饭要紧。”
领头的镖师的是一介武夫,身材魁梧,记脸青鬃,面露凶煞之气,行内人称其为“李青面”。
这镖师五六人和桃游一行人在通一食肆用餐,大鱼大肉,甚是爽快。
直到杨安起身,另一只手托举着受伤的右手,颤颤巍巍回到了蓬船之中,瘦子才恍然大悟。
“头儿,我敢说坐在咱们身边那几人好像就是悬赏令那上面的。”
“你说那个叛军那个吗?”
“那上头写着一个用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