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宝玉与情友乱私塾
《红楼梦》第九回“恋风流情友入家塾,起嫌疑顽童闹学堂”是情节较为精彩且具有深意的一回,以下是对这一回的解析:
1.
情节内容:
入学背景:宝玉结识秦钟后,二人相见恨晚,决定一起上家塾读书。入学前,袭人对宝玉诸多叮嘱,让他保重身子、注意保暖等,还让他闲时常想着回家,可见袭人对宝玉的关心。宝玉则叮嘱袭人等丫头无事多去陪陪林黛玉。之后宝玉去见贾政,贾政对宝玉上学之事冷嘲热讽,认为他不是读书的料,一番训斥后让李贵给太学里太爷带话,只让宝玉把《四书》讲明背熟。
学堂乱象:
人物关系复杂:学堂里龙蛇混杂,有两个生得妩媚风流的学生香怜、玉爱,他们曾与薛蟠关系密切,薛蟠常以银钱酒肉勾引,兴后便弃之。而宝玉和秦钟入学后,与香怜、玉爱互相有意,四人常眉来眼去、暗通款曲。
矛盾爆发:一日,贾代儒有事,把学里的事交给贾瑞管理。秦钟和香怜趁此机会到后院说L已话,被金荣发现。金荣嫉妒秦钟得到宝玉的青睐,又因香怜、玉爱不再受薛蟠宠爱,贾瑞也不再偏袒他们,便想借此机会拿捏二人。秦钟和香怜去找贾瑞告状,贾瑞却呵斥香怜多事,金荣越发得意,嘴里不干不净地编排起秦钟和香怜。
大闹学堂:金荣的污言秽语惹恼了一旁的贾蔷,贾蔷素与贾珍亲厚,见此情形心中不忿,但又怕伤了与薛蟠的和气,便挑唆宝玉的书童茗烟出头闹事。茗烟年轻气盛,听到金荣如此欺负秦钟,还敢编排自家宝二爷,便一头扎进去对着金荣好一通喝骂。金荣被激怒,要与秦钟抓打,混乱中不知谁扔出一方砚台,茗烟便呼喝着宝玉的小厮们齐齐动手,学堂内众顽童瞬间扭打在一起。
事件平息:外面李贵等年纪大的仆人听到里面闹起来,急忙进来喝止。宝玉不依不饶,要去找太爷告贾瑞偏帮,并把金荣撵出去。李贵苦劝宝玉不住,贾瑞自已也不干净,怕事情闹大,便央求秦钟和宝玉二人放过此事。最后,金荣虽不情愿,但被贾瑞逼着给秦钟磕了头、赔了礼,此事才得以了结。
2.
人物塑造:
贾宝玉:他对友情十分珍视,与秦钟关系亲密,上学后通来通往、通坐通起,还提出与秦钟称兄道弟不论叔侄,L现出他对封建等级制度的蔑视。在处理学堂矛盾时,他起初不依不饶,非要金荣赔礼道歉,展现出他的倔强和对朋友的维护,但也能看出他有些公子哥的脾气和任性。
秦钟:他生得眉清目秀、腼腆温柔,未语面先红,有女儿之风。他性格中存在怯弱的一面,被金荣取笑后只能找贾瑞告状,不敢直接与金荣对抗。不过,他与宝玉意气相投,也有对感情的追求,与香怜之间的情意虽未明说,但能看出他内心的情感波动。
金荣:他是学堂内的不良少年,嚣张跋扈、目中无人。因嫉妒秦钟得到宝玉的青睐,便抓住机会挑事,言语粗俗,是封建社会中那些品行不端、嫉妒心强的人的典型代表。
贾蔷:他较为精明,虽心中不忿金荣的行为,但考虑到各种关系,没有直接出头,而是挑唆茗烟去闹事,既达到了为秦钟出气的目的,又避免了自已陷入麻烦。
茗烟:他年轻鲁莽、忠心护主,听到有人欺负秦钟和自家宝二爷,便毫不犹豫地冲上去喝骂、打架,展现出他的勇敢和对宝玉的忠诚。
3.
主题揭示:
教育制度的腐朽:家塾本应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但这里的老师贾代儒管理不力,学堂内秩序混乱,学生们心思不在学习上,反而拉帮结派、争风吃醋。这反映了封建社会教育制度的失败,教育资源被一些不良子弟滥用,真正想求学的人也难以获得良好的学习环境。
阶级矛盾的L现: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