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章 初进碑林
旅行团,在前面带队的导游指着一幅书法作品正在向一群游客进行讲解。

    我对于书法自然是提不起来兴趣的,但听到是《麻姑山仙坛记》,中间带着一个仙字,我的脑海中马上开始了联想,这会不会是南华老仙留给我的暗示呢?于是,我就往人群靠了上去,充分发扬见缝插针的精神,一个劲儿的往前钻,终于挤到人群前面。

    我一遍听着导游的讲解,一遍认真地看起碑文。只见石碑虽然历经千年,但上面仍然雕刻着清晰的苍劲有力大字,我耐着性子,一个字一个字地看过去,有一句话突然映入我的眼帘“麻姑自言:接待以来见东海三为桑田;向间蓬莱水,乃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陆陵乎?”

    这是南华老仙的提示吗?我站在碑前苦苦思索,这句话的大意就是感慨历史的沧海桑田之感,但是对于这句话的整L意思我就不能直接理解了。

    我拿出手机查了一下,网上给出了两种解释:一种是把“接待”解释为“接近侍奉”,引申为“回见、见面”,可以解释为“上面麻姑说他们已经有五百多年没有见面了,而此时东海已经变为沧海有三次了,计算一下,大约每一百多年东海变成桑田一次,时间太短了,不合逻辑,东海怎么可能一百多年就变成桑田一次呢?”第二种解释是把“接待”解释为“接引”,传说中修道者升仙时需要受到仙界人员的接引,否则无法登入仙界。这样就可以理解为“自我成仙以来”,比较合乎情理。

    我个人自然是认通第二种解释的,想着这种情况跟我的情况比较符合,自已毕竟是受到南华老仙的指引才来到这里的,这句话是不是就是南华老仙给我的提示呢。

    我大胆把手放到碑上,想感受一下来自南华老仙的指点,可是当我的手放上去之后,我的脑海中却没有一点感觉。

    “那位游客,石碑严禁触摸。”突然,我的身边响起了碑林工作人员的提醒,我赶忙把手从碑上缩了回来。

    “这是什么情况,莫非真的是我的一场梦吗?”我的内心产生了一丝动摇。

    “可能这块碑石真的不是提示,我还是要再看一看,要是遇到这么一点挫折我就放弃,那么就表示我的心不诚,跟南华老仙就无缘了。”我立即消除自已头脑中的投降主义,给自已鼓了鼓劲,坚定一下信心。

    西安碑林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这是不可多得的书法文化宝库,在园中我看到不少老人戴着老花镜对着石碑出神,手中还在不停地比划着笔划。可是对于我这个不懂书法的人来说,碑林实在不大,我草草对碑石内容进行浏览。

    穿梭在碑林的长廊之间,有些正楷字的墓志铭我还是认得一些的,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前面的官衔好长呀,什么散骑常侍、上柱国等,“历史上还是当官的会玩,我们这些人不就是草民吗?”我忽然想到这里,不禁叹了一口气,不知不觉就快走完了所有展厅。

    “张伟,你上学的时侯学习不行,当兵的时侯表现也一般,打工也不够吃苦耐劳,没赚到什么钱,难道前天的梦真是只是你自已的一厢情愿,是给自已失败的人生增加了一个玩笑吗?”我的内心不禁泛起一丝酸楚,鼻子一酸,感觉眼泪不自觉地就要往下掉。

    就在这时,摆着一个展厅外的很多狮子雕像引起了我的注意,原来是碑林中的雕像博物馆,雕像会给我提示吗?反正既然来了,那就看完吧,权当来西安旅游了,旅游结束之后再去厂子里打工,老老实实过完自已普通人的一生吧。

    于是,我就进入了雕像展厅,雕像馆里我更加感受到一股阴冷之意,没想到进去之后,一尊高大的石犀雕像直接让我称赞中国古代工匠的技艺。

    “都是陵墓里的东西,天然自带一股阴冷,这么大的石犀,跟动物园的真犀牛没什么区别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长沙卧龙的新书简介 >长沙卧龙的新书目录 > 第3章 初进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