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七章 一片和睦
了云州一趟打算瞧个明白,到最后却什么也没瞧出来。
回去后才想起八岁时抄写的这首诗,过后那张纸没找到,她也没太在意。
所幸,她目前为止,也只抄写过那么一首诗。
念着是故人女儿,十二岁的李冉没有追究。
再后来,却是没听过李昭昭还出过什么佳作,不过她确实有些文采,这些年也没少读书。
光杜甫的一首绝句,就够她受用一生了。
最初乔初冉还以为是乔诚带回去给女儿看了,后来真假千金事情一出,她就知道这诗,多半是赵云澜捡了拿给李昭昭的。
现在乔二夫人拿她跟李昭昭比,她若为此沾沾自喜,传出去要叫人笑死的。
烛光照映下,少女玉葱似的指尖在珐琅彩碗边摩挲,语气也带了几分自得的笑意。
“略读过几本书,诗词确实懂些。才女不才女的——”
晶莹漂亮的指甲与瓷器相碰,叮咛一声响。
“二叔母说错了,李昭昭,她算不得。”
嚯!
竖子好狂!
女眷这边的动静,男席若是有心,也能听清。
饭桌上一时寂静。
“啪——”
周汐沅猛的放下筷子,面上似覆了一层冰霜。
乔老太太冷笑:“才过几天好日子,就这般不知所谓,昭昭十二岁写出《感春》一诗,那是你拍马难及,她算不得才女,难道你算?不知轻重的东西!”
老太太一发火,乔家人心抖三抖。
纵然心头火起,周氏还是打算给女儿一次机会。
“这话谅你第一次说,我们权当没听见,回去后我会派人告诉你昭昭的成名史,再有下次,这个家,你也不必待了。”
“呵——”乔初冉往后靠在红木椅上,姿态潇洒:“欺世盗名的小诗仙,若真有才,这么多年过去,只出一首佳作?”
女眷席上一时哑然。
乔老太爷似乎才注意这边,摆着威严出声:“你倒是知晓不少。”
李冉扬着下巴开口。
“这首诗可不叫什么感春,乃诗人杜甫所写的绝句,我八岁时抄了下来,不知为何到了李昭昭手中。”
八岁和十二岁差了四年,但这不重要。
与乔初冉和李昭昭有直接关系的,有四个人。
分别是两对夫妻,两个当事人的亲爹娘。
谁能把诗拿走?
李家夫妻还是乔家夫妻?
不,还有一种可能。
“随意杜撰一个人,乔初冉,你也就这点本事了。”
乔安的话打在众人心头,对,必然是这样。
“别急啊,安堂哥。”李冉调笑的话又出现在乔安耳中,让他又想起了上午的败兴。
“能让出这般绝句的人,怎么可能只有一首。”
说完,她单手执筷,在碗边敲了一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敲一下,念一首。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敲一下,念一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