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童年巨变
结了婚,在村里通龄人羡慕的眼光中,住上了砖房。
婚后仅过了一年,袁贵琼便给邓家生下了一个儿子,也是邓家的长孙。
当时因为计划生育,L制内的人更是被严格执行,所以邓钢的大伯邓社华只生了一个女儿,便不敢再生了。
而小儿子邓社平还在军中,尚未结婚。
对于邓世万这样古板的人来说,有孙子才意味着传宗接代,所以对于自已这个大孙子,邓世万可谓是宠到了骨子里。
零食,冰棍,游戏机等一系列在普通农村孩子眼里的稀罕物,邓钢却是从来不缺。
特别是后来邓钢的三叔邓社平退役后,并没有回到老家,而是在滇省娶了一位领导的女儿,把家安在了滇省,算是半入赘。
如此一来,邓钢就更成了邓世万的心头肉。
十岁前的邓钢一直过着“农村太子爷”的生活,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十岁那年,邓家发生了巨大的变故。
邓钢十岁的那年是2001年,那时侯因为国家推行撤乡并镇,百定乡被并入了石头镇,邓钢的大伯也被安排到了镇政府工作,当上了石头镇的自来水站站长,负责全镇的水务工作。
在百定乡,有一个名叫东山水库的大水库,这个水库是六十年代集L修建的,负责供应百定乡人们的生活用水以及农业灌溉。
在百定乡划归石头镇管辖之后,东山水库自然归到了石头镇管理。
邓世万是个能人,在改革开放后,私有制经济飞速发展,各种承包不断出现,借着自已大儿子在镇政府的那层关系以及他自已在当地的威望,邓世万拿到了东山水库的承包权,利用这个大水库养鱼。
他也知道,自已的二儿子脑子不好使,所以就想趁着自已还在,多给他攒下一点家业,可怜天下父母心呐!
在最初的几年,邓世万利用东山水库养鱼确实是挣到了不少钱。
但2001年的夏天,石头镇遇到了百年难遇的大雨,东山水库毕竟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用人工利用地形修筑的大水库。
当时设计的主要功能也是农业灌溉而不是养殖,所以最高水位的泄洪孔开得非常大。
眼看东山水库的水位越来越高,直到漫过了最高的那排泄洪孔,看着一条条大鱼从泄洪孔冲出去,邓社文急得不行。
虽然他智力不高,但是他也知道,那一条条鱼都是自家的钱,情急之下,他居然拿着栅栏去铺在泄洪孔上,以防止鱼流出去。
湍急的水流之下,邓社文就这样被卷到了泄洪通道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