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一张请帖
奚百里一听,笑容一僵,好半天才吞吞吐吐道:“这个....真不能说。”
萧寻佯装生气,拂袖进屋。
奚百里一着急,双腿一瞪,差点一头栽过院墙:“萧寻,你别走啊。阿寻,阿寻!”
萧寻才来郦城两日,却已经有人递上拜帖。她心知这些人心怀鬼胎,借着养伤的由头,叫拂雪都打发了。
遇刺一事,她暂时还未理出头绪。虽说她是质子,却依旧是宁国的公主。宁国战败,远未到亡国的程度。在这个节骨眼上,若她死在靖国的土地上,靖国威信大损,各国联盟,集L讨伐,算是师出有名。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谁都有可能是渔翁。
萧寻身上有伤,出行不便,又想趁此机会想明白一些事,索性在院中闲逛起来。
奚百里早已下了墙,院中也没别的婆子奴婢,又远离闹市,还算清静。
走着走着,就到小厨房外。拂雪和程风在激烈争执,谁都不愿落下风。
“你也不是厨子,说了不算。”程风有些恼,又不敢太过逾矩。
拂雪气极:“总之,公主乃千金之躯,这鹿骨坚决不能食!”
“公主受的虽是皮肉伤,也需要补补元气。我们靖国就兴用鹿骨头煲汤,我这好不容易才买回来的,不能白瞎。”程风不遑多让,坚持原则。
“你!”拂雪被气得语塞,一时之间竟找不到反驳之词。
萧寻听着,心头骤然忆起往昔来。
“大哥,此次父皇病重,可是因为战事吃紧?”
萧自渡伸手摸摸她的头,目光落向宫门的方向:“自先祖创业以来,我萧氏已守业两百余年,这场仗宁国必须赢。”
萧寻不及他高,仰头看他:“那如果败了呢?”
这句不合时宜的话,落在萧自渡的耳朵里,多少有些不好听。但他未动怒,反倒是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萧寻。
“若是败了,则是宁国国难,每个人都难辞其咎。”
当时萧寻年纪小,尚不懂每个人究竟为何难辞其咎。如今明了,却已身在局中。
有信鸽自天空俯冲向她,萧寻抬臂让它停下,取出信笺来看。
拂雪没拗过程风,气鼓鼓地往外走,恰好看见萧寻放飞鸽子。
“公主,宁国来信了?”
萧寻的脸色比前日好些,却挟了缕愁思:“皇上说母妃病重,亟需药引。”
她再也叫不出大哥二字,像是不愿记起的旧梦。
“可公主到郦城不过两日,哪里有机会....”萧寻抬手打断拂雪后面的话。
离宫那日,萧自渡单独见她,顺便带来母妃的一支珠钗。他比她大三岁,从小心思重,整个人暮气沉沉。
“阿寻,你此次前往靖国是个绝好的机会,靖国人占我边境,屠我子民,此仇不报,你我都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所以,大哥要我以质子之名,行细作之举?”
萧自渡许是知道她会如此问,木着一张脸:“国难当头,岂能独善其身。”
萧寻苦笑:“我并非想独善其身,只是想求个明白。父皇临终之前,分明是让二哥去,为何最后定下的是我!?就因为我萧寻是女儿身?大哥,你我从小一起长大,难道不知女子为质究竟意味着什么?”
宫道上宫人们行色匆匆,天似乎破了个大洞,倾盆大雨呼啸而至。
萧自渡没看她,记脸肃然:“你二哥....他身负国之重任,走不得。”
萧寻的眼眶一红,强行将泪憋回去:“所以,就我不堪大用,唯我远赴靖国!”
萧自渡背过身去:“不必再说,此次去靖国,多探国情,助宁国报国仇。”
“大哥!”萧寻倏地情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