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折子风波
一面担心下一刻殃及池鱼。
康国公回过神来,问:“今日乃太子殿下生辰,不知公主又备的什么礼?”
片刻前还一片死寂的殿中,瞬间哗然。宁国刚战败,还送来公主为质,究竟会送什么礼,众人自是好奇。
萧寻从袖中拿出一道折子,双手呈向赵惟识的方向。
“萧寻所献不过几行字,还请太子殿下笑纳。”
康国公见状,嗤笑一声,语带讥讽:“边陲小国,竟让些上不了台面的事。”
萧寻心知,这群人方才在周隐面前没讨着好,亟需在其他地方找回靖国威信。放眼全殿,没有人再比她更好欺辱。
她身后的国败了,宫中的亲族推她出来以身犯险,无人保她,助她,徒担一个天下第一美人的虚名。
这样的人,可辱,可欺。
萧寻充耳不闻,眼睛里只看得见高位上的赵晟。
“前几日听闻靖国南部受灾,郦城急遣粮食救灾,萧寻不才,愿替太子殿下分忧。”
此话一出口,奚百里震惊不已,圆溜溜的脑袋里皆是疑惑。
不仅是他,在场众人估计没几个能明白萧寻的真实意图。
殿前献策,还是针对靖国当前最头疼的水患。计谋不行,贻笑大方。计谋若被采纳,平白送一个锦囊妙计,解敌国燃眉之急。
用脚指头想,也是断然不可为之事。
赵晟挑眉一笑:“有意思,说来听听。”
萧寻道:“南部水患困扰靖国多年,根源无非是地劣粮差。从前的方法,无外乎兴修水利,改善种植土壤,洪涝季节拨粮赈灾。”
康国公颇有微词,碍于赵晟已发话在先,只得小声嘟囔:“尽说些众所周知的事,谈何献策?”
赵惟识侧头一瞥,他顿时噤若寒蝉,未敢再置一词。
萧寻目不斜视,继续道:“这些方式原本都没错,但南部地广人稀,险峻非凡,兴修水利需从别县调度劳工,导致附近几个县的耕田大量荒芜,粮食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每年一遇灾情,邻县自顾不暇,只得从郦城调度粮食赈灾。山高路远,一路又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
她故意顿了顿,查看赵晟神色,见无常,这才接着道:“萧寻建议,首先,先削减一半的劳工,安心种田产粮。其次,选址建粮仓,将多余的粮食储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最后,至于被削减掉的那一半劳工,可从各县的刑犯里抽调,鼓励以工代罚。更多详情,已经记录在此。萧寻缪言,望太子殿下勿怪。”
赵晟摆摆手,内官忙上前接过萧寻手里的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