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回宫初日风波起
自圣旨如惊雷般传遍朝野,各方势力便开始暗潮汹涌,图谋不轨。为了确保李今朝能够安然无恙,李似年不惜暗中改弦更张,调整了诏书的内容,让她得以提前抵达京城。
然而,变数总在意料之外,风声还是不幸泄露,这一突发状况迫使李似年在今日紧急召集了他的心腹密谋对策。
李似年府邸的密室之中,柳叶身着碧玉织锦的长袍,手持金丝墨扇,他星眉剑目下是一副冠玉般的俊朗面容,正向李似年汇报着前夜发生的事件。
“昨夜秘府连夜搜查刺客的去向,仅在交锋之地发现了这块布片。从纹理与风格来看,此物乃昆吾石织法所制。”言毕,柳叶将那布片递给了李似年。
“昆吾石织技确实是周国独有的工艺,但若刺客真来自周国,跨越千山万水来到京城行刺,这于理似乎并不通顺。”李似年接过布片,手指轻轻摩挲着那细腻的质地,眉宇间难掩思索之色。
柳叶轻摇着墨扇,嘴角勾起一抹笑:“若刺客真担心牵连周国,不在本国腹地或邻邦行刺,又何必穿戴这样容易暴露身份的衣物,还留下如此明显的‘铁证’?”
“朝儿昨夜曾言,刺客虽然训练有素,却始终避开致命要害。”李似年附言道,闻言柳叶收起扇子,语气审慎而严肃,“他们深入京畿,清除所有暗卫,对王主却手下留情……”
李似年将布片掷于桌上,目如鹰隼:“剑走偏锋,此地无银三百两,这显然是有意指向周国,企图让大宁与周国再生嫌隙。至于为何没有对朝儿下死手,这其中缘由尚未可知。”
李似年的手指轻轻捻动,修长的手掌在桌面上轻敲,陷入沉思。片刻后,他下令道:“务必彻底查清此事,不得有任何疏漏。另外,朝梧宫的安全亦需暗中加强,不得有失。”
柳叶领命,躬身行礼后退出了密室,消失在了羽翎殿的阴影之中,留下李似年一人在密室中。
朝梧宫内,晨光透过绣花窗纱,温柔地拂过李今朝的睡颜。她从梦境中醒来,睡眼惺忪,意识尚在半梦半醒间徘徊。李今朝抬起手,凝视着被包扎得细致的手腕,昨夜的惊险一幕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令她仍心有余悸。
她自幼便对气味有着异常的敏感,任何一丝一缕的气息都逃不过她的嗅觉。因此,与气味相关的记忆总是格外深刻。
昨夜,那刺客身上的香气,如通一根细针,刺痛了她尘封的往事——那是她在周国皇宫中曾闻到过的香味。
回忆如潮水般涌现,记得七岁那年,她无端染上了一种怪疾,宫中御医束手无策。正当所有人陷入绝望之际,一位游方医师意外地入宫,以其非凡的医术医好了她。那时,医师身上正散发着这股独特的香气,让她至今难忘。
“昨夜的刺客与那位医师,两者之间有何关联?”李今朝眉头微蹙,心中充记疑惑。沉浸在自已的思绪中,子秋的叫声将她拉回了现实。
“王主,您醒啦!”子秋的声音带着一丝清晨的活力,她上前熟练地整理着帷幔,一边说道:“我这就去传人准备盥洗,换洗的衣衫二殿下已经托人送来,等下王主可以慢慢挑选。”说罢,她便脚步轻快地走出寝殿。
李今朝含笑目送子秋离去,随后起身,目光轻抚着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那些陌生又熟悉的感觉交织在一起,让她感到自已仿佛是一个旁观者,浏览着过去的痕迹。
寝殿墙上的壁画十分淡雅,透露出一种古典的韵味,家具陈设皆是以精致细腻的木质工艺制成,每一处细节都显得匠心独运。
梳妆台上,一瓶海棠花静静插着,上面还挂着晶莹的露珠,阳光透过窗台照在露水上,使得海棠花显得愈发玲珑剔透。
妆台上摆记了精致的胭脂口脂和珠宝首饰,旁边一排木奁上整齐地摆放着数十件箩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