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费骚动
信长攻入京都后,确实战绩卓着。
被称为敌方总大将的谋将松永弹正大弼久秀也计穿智拙,只好投降。虽说这是理所当然的,但信长进京半个月以来,其军队席卷摄津、河内、和泉,然后迅速撤回京都,毫不客气地向各寺院徵收军费。
所谓的军费,应该叫战时特别税。当然向寺院徵收税款是史无前例的。
京都的朝臣、市民闻此讯惊讶瞠目。
“喂!木下先生真是信长的奉行吗?”
来四条川原藤吉郎住地走访的是当时教信长茶道的千宗易(后来的利休居士)。
“确实如此,你问这个有事吗?”
“发生一件难办的事。想请木下先生出面处理,不知他是否有圆满解决的方策?”
“大将的决策方法非同一般,但我藤吉郎有打动大将的绝招。到底发生了甚么事?”
“还是那件向寺院徵收特别税的事。”
“那么,宗易先生是受本愿寺的委托啦。”
宗易摇摇头说:“本愿寺出五千贯……,盘算来盘算去觉得总比打仗利多弊少,据说决定支付这笔款项。”
“这么说,是受其他各寺院之托而来?”
“别的寺院也都觉得千贯不算重税。不过,担心打破先例,后患无穷。尽管如此,从气氛看,还是倾向于交纳。”
“这不就没问题了吗?”
“问题多着呢!堺地群情激愤,大起怨感。”
“这就怪啦!各寺院都表示愿意交纳,而富翁济济的堺地连两万贯都悭吝不舍,原因何在?”
“那里的问题在于……,你也知道,自古以来,堺地是朝廷特许的地区,施行自治制度,没有为武将捐赠税款的义务。”
“噢——”
“堺地为了防止邻近土匪之类的侵扰,募集大批武士,组成自卫军。”
“是这样。因为自卫军需用大量开支,所以拒绝交纳捐税。他们是这么说的吧?”
“不是。一旦破例,便恶性循环。为信长公出钱,对其他人也无法拒绝。因此,他们宁肯打一仗,也不愿出这笔钱。他们雇许多流浪武士在城区周围修筑战壕。”
藤吉郎感到非常惊讶:“堺地人声称要和织田大军较量一番啦?”
“不,他们说不主动出击,凭自己的力量打防御战。”
“等一下,那一带由明智光秀负责,这件事明智先生知道吗?”
“多年至交坂内宗拾先生拜访过明智先生,并跟他谈过这件事,似乎明智先生也没想出万全之策。”
“你说的坂内宗拾……就是那个曾吕利新左卫门吧。”
“是的。曾吕利是他的外号。他在堺地是首屈一指的大武具(指甲胄之类)商。”
“那个曾吕利要求明智先生作甚么呢?”
“据说是请求免除特别税……”
“哼!如不免除税款,就诉诸武力,不惜一战,野蛮的威胁恫吓!”
“木下先生,我觉得你比明智先生更贤明睿智,所以特地前来拜访,请设法和平解决此事。”
藤吉郎和宗易并不是深交密友。只是和信长一起点过两、三次茶。但他称赞自己才智胜过过明智光秀,不可断然拒绝。
“事情不太好办。他们竟敢威胁恐吓大将……简直是在炸药包旁玩火……”
“可是,对信长公来说,与这个敌人交战未必有益。”
“为甚么?”
“固然织田大军获胜无疑,但堺地城区将化为灰烬。”
“既然懂得这一点,应该乖乖地出钱。”
“不,即使堺地变成废墟,堺地人也不肯屈服。”
“喂!宗易!别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