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官股与商股的金权博弈
桌”上的大佬更是赚得盆满钵满。其中陈光甫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不但债券承销做得好,而且由于他和美国银行业的“关系良好”,国民政府的美元借款基本都是由他负责的。

    中国银行改组后,张嘉h到海外考察,筹集外汇资金,设置海外机构。到1934年,中国银行资产总额已达9.7亿元。张嘉h任期内,政府共发行了26亿元以上的内债,张嘉h为政府“效力”也应该说是可圈可点了。

    到上世纪30年代初,中国金融体系形成了一种势力均势,官僚资本与私人资本及背后的外国资本正走向一种“合流”,相互参股,共同发财。

    不过,这仅仅是一种短暂的过渡,蒋介石追求的终极目标是金融集权。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简介 >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目录 > 官股与商股的金权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