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爆款热文 第229章
    在军队建设上,孙子以开拓者的姿态创立了先进的治军理论。

    这一理论成为战国时代新兴地主阶级最终完成军事改革的先导。

    孙子关于治军的思想,可以概括为文武兼施,赏罚并用,修明政治,确保法制。

    “令之以文,齐之以武”即为其治军理论的核心。

    用政治和道义教育士卒,提高战斗的自觉性;用军法约束士卒,统一军队的步调。

    如果爱而不能令,厚而不能使,乱而不能治,譬如骄子,是不能用来打仗的。

    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孙子提出了“治气”、“治心”、“治力”、“治变”等一系列治军作战的原则。

    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这是掌握军队士气的原则。

    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是掌握军队心理的原则;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是掌握部队军力的原则。

    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是掌握因敌致变的作战原则。

    “令之以文,齐之以武”(《行军》)这一文德与刑威并用的治军原则,对于残酷虐待士卒的奴隶主军队是一种革命,对于新兴地主阶级军队则是一种创新。

    既后的两千年中,封建军队乃至资产阶级军队都把它视为一条带规律性的治军原则。

    狭义地说,文与武可以释为赏与罚、教育与纪律、爱抚与严刑等软硬两手;广义地说,文与武又可以论述文武是包括了广狭二义的。

    下面我们就来作一点具体分析。

    一、富国强兵思想的最初原型我们知道,明确提出“富国强兵”这一思想的是战国中期的商鞅,但是,它的最初原型在《孙子》的《吴问》等有关篇章中己有所表现了。

    “富国强兵”这个传统命题是国防建设乃至国家建设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它为摆正国家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二者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因其重要,有必要把银雀山竹书《孙子》的《吴问》篇照录如下: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孙子思想哲学简介 >孙子思想哲学目录 > 爆款热文 第22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