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推荐 第511章
爱民”指的是姑息求全。
这些都是指那种片面性严重而不懂得辩证法的庸将。
张预的《孙子注》说得好:“庸常之将,守一而不知变,故取则于己,为凶于兵。
智者则不然,虽勇而不必死,虽怯而不必生,虽刚而不可侮,虽廉而不可辱,虽仁而不可烦也。”
总之,孙武认为,将帅的修养是多方面的,又是无止境的。
他说:“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势篇》)将帅必须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修养,达到“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虚实篇》)的境地。
为使将帅的才智得到充分发挥,首先要处理好将帅与君主的关系。
将帅指挥作战,是受命于君的;将帅征战的目的在于安国辅君。
因此,对君主负责,是将军的职责。
这是没有问题的。
这里讲得很清楚,作君主的,不了解情况乱指挥,不知道是否该进该退乱发号施令,不懂得军队作战中的权变而乱干预,就会惑乱军队、扰乱指挥,结果必然招致失败,只能引出敌方的胜利。
因此,孙子主张“通于九变之利”,“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九变篇》)孙子更明确提出:“将能而君不御者胜”(《谋攻篇》),将帅有才能,而君主不制约干扰他指挥作战,战争就可以取得胜利。
新兴地主阶级既然懂得民心对于战争胜负的重要决定作用,又需依靠平民、奴隶作为基本力量去推翻奴隶主阶级,因而除了在全民范围内主张行“道”外,在治军上相应地主张教化,主张爱护士卒,主张给士卒以一定的人格地位而不单纯是奴隶的地位。
孙子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计篇),“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行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