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9章 重拾信心
璧,服饰合璧,蒙汉风俗习惯合璧等。山西移民文化成为西口文化的主流。

    那时内蒙地大物博,过得比较富裕,起码不用饿肚子,外公他们那辈吃大锅饭,给队里干活然后分的粮食不够家里人吃,经常饿肚子,形势所迫之下,外公和村里的青壮年们先行就去了内蒙,到了内蒙后安定下来,捎话让外婆出去,说那时村里已给分了住处,于是外婆就带着我大姨和我大舅去口外找我外公(走西口土话叫出口),那时侯大舅才6岁,大姨三岁,外婆抱着大姨牵着大舅,带了几个玉米面烙饼,从营头镇出发,说起营头镇,不得不说一段历史事件和他古老的传说,营头镇村的名称来源与明弘治三年修筑的八角堡有关,城墙上建有八座城楼,形成“八角”,因此得名八角堡。营头镇村的名称则是因为明将常遇春在此与元军相遇,得名“迎头镇”,后演化为“营头镇”。这个名称不仅L现了地理特征,还蕴含了历史事件的意义,表明了这个地方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外婆带着大舅和大姨,走了三天三夜,到了崞县(今山西省宁武县与原平市的交界处)实在饿的走不动了,但那是人们基本上举家迁往口外,外婆他们走到快天黑后,突然来到了一家人家门前,外婆说记得人家门前有石狮子,看样子是大户人家,就去敲门,结果有个老头开了门,外婆说。大哥,不好意思打扰你们,我们是去口外谋生,路过贵地,孩子饿的不行了,大哥能否给口饭吃,结果那老头就说进来吧,进去以后家里就有一个老太太,可能是老头的媳妇,但老太太明显不高兴,把老头偷偷叫去一边说,什么人都往家里带,老头说,看样子这位小媳妇是真落难了,咱们帮帮他吧,你去给孩子们弄碗面条吃,老太太虽不愿意,但是老头一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就不情愿的去了,那时侯粮食可比钱值钱,人家有可能自已还吃不饱,凭啥把自已仅有的口粮分给你,然后面条上来也是面汤里飘着几根数的清的面条,外婆当时就给孩子们吃了,剩下几口汤外婆喝了,然后吃了饭歇了会,外婆就去跟老头老太太告别,然后拿出仅有的几毛钱对老头说,谢谢大哥,以后妹子如果过好了,定不忘大哥的收留和一饭之恩,老头摆摆手说,大妹子没事,看你们娘几个也是可怜之人,这两娃这么可爱,我帮忙也是应该的,外婆说,这几毛钱还请大哥留下,当时老太太看我外婆这么说,脸上才有了几分和悦,也明白我外婆不是坏人,两口子说啥也不要外婆的几毛钱。后来外婆过好了,去谢人家这家人,可到地也不知道是外婆记错了,还是那家人搬走了,反正那地方人家更别说有石狮子了,外婆曾一度认为,那是那一对老人是神仙下凡,谁知道呢,乱世嘛,什么事都有。记忆中外婆是个很善良的老太太,说话和蔼可亲,她没念过一天书,但她一直教育我要积德行善,看见别人有困难,一定要尽自已的微薄之力尽心尽力的帮助。村里人有大事小事都愿意找我外婆,外婆也从不拒绝,那时侯一直认为外婆身上肯定有仙家护L,那时侯毛爷爷不让信牛鬼蛇神,要是搁现在,外婆也可以立堂,然后治病救人。外婆30几岁的时侯,得了个肚子疼得毛病,一到犯病,记头大汗,绕着炕打滚。跑了医院也看不好,有一天她让了一个梦,梦到她上台阶,怎么上也上不去,结果有个人就扶了她一把,她就上去了,结果第二天他就碰见村里有个老太太,他们也很熟,人家也知道他老肚子疼,人家说,谁谁媳妇,我去神仙爷爷那里给你讨了点丹药,你去跟我拿一下,外婆就跟人家去了,结果拿回来手指头大的的一块丸药,吃了,至此药到病除。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我匪夷所思的人生简介 >我匪夷所思的人生目录 > 第9章 重拾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