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9章 野外生存经验
,保证我们不用饿着肚子上路,手头则忙个不停。

    重新生好火,他变戏法似的从包里掏出了一个不锈钢饭盒,式样非常古早,我记得上小学时妈妈还在用那种饭盒给我装饭,但等到了初中,基本就不记得扔到哪儿去了。

    洛桑的饭盒相比我以前用的又有点不同,在盒子两端各钻有一个圆孔,可以穿进吊绳。

    紧接着,我就看懂了他的意图,难怪要垒起整整三层枯木,那是为方便做火上支架。

    两根树丫左右插好,中间挂一根麻绳,高度高到正好不让火头燎着。饭盒就用麻绳穿着悬在支架上,于是我们就有了烹饪用的小锅。

    正好饭盒配套了两个用来装菜的小套盒,我与他一人拿一个当碗。至于筷子,就地取材,找几根细枝用刀削去外皮即可。

    洛桑制造的惊喜还远未结束,紧接着他在布包里摸来摸去,竟又摸出了两包红烧牛肉味的方便面,是塑料袋装,比杯面省地方多了,这就是我们今早美味的早餐!

    一切准备就绪,轮到了另一重要步骤——取水。

    此处是小小的一个山谷,三面环山,一面朝向六十度角的陡坡,要找水源至少得再往山崖下走几百米,所以想取用溪水或者河水不可能,那么山神赐予的积雪就成了救命的水源。

    一夜烤火,没有水喝,我们俩都渴得嘴唇干裂出血了,要是有只水缸摆在面前,我们铁定能举起来牛饮。

    地面的积雪厚度超过10公分,洛桑带着类似朝圣的崇敬表情跪到雪地上,两手掌心向上,默默祈祷几句,便捧起一把雪塞进嘴里,大嚼着满足地咽下。

    我如此效仿,也吃了几大口雪,觉得清清凉凉的,不仅一点儿不冷,两边肺还说不出的舒服。

    吃饭前,得先洗漱,这等小事也难不倒洛桑。

    他耐心教我怎么用雪搓面,我认为这样洗脸,比在水龙头上用自来水洗更护肤,说不定小雨也会很喜欢呢~算了,这种时候不能挂念欧阳雨。

    我不想再袖手旁观地看洛桑干活,那我可真成坐享其成的废物了。于是我在雪地里搓干净手,帮他运输雪块进饭盒。

    洛桑负责给支架调整合适的高度,没过多大一会儿,雪就融化成水,并沸腾了起来。

    可以喝到热水了,一股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我悲哀地想:这就是绝处逢生之人的状态吗?作为事业一直在瓶颈期徘徊,自认已不眷恋美好生命的人,我为何还会被一碗冒着热气的水感动?

    苍天啊~我竟然完全看不懂自己了!

    洛桑开始煮方便面。锅太小,一次只能煮一包,我们就分两次吃。

    煮完第一锅后,他一边重新往锅里添雪块一边说:“可惜没带温度计,不然就可以通过测量水的沸点知道我们所在的高度。不过按照我的经验,从刚才水烧开后用嘴试的热度看,目前的山高大概是在海拔3300米左右。”

    我勉强笑着问:“水开不是应该在一百度嘛?”

    洛桑摇头:“不对不对,那是你们内地人烧开水的温度,到了高山就不一样了,海拔越高水的沸点就越低,要是登上折多山顶,沸点才八十几度了。如果真有本事爬到贡嘎山七千多米的顶峰,五十度把水烧开也不奇怪。”

    我瘪了瘪嘴,不敢再自以为是的乱发表意见了。

    为保证水温能将面煮得软烂,洛桑在给饭盒盖上盖子的同时,还压了两块小石头。

    二十分钟后,我吃到了此生再也难以忘怀的至臻美味——用高山雪水煮熟的方便面,还非常豪爽地吃了两碗!

    白昼时光,天高地远,我终于能完全看清楚周围的环境了。

    我从悬崖掉到盘交的树杈上,洛桑是踩着一块足足向外延伸了两米的巨岩抓住我,用尽浑身解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们的茶马简介 >我们的茶马目录 > 第9章 野外生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