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让他这一辈子困在深宫里。
现在他可以为了一腔情谊留在后宫,可待他日情分消磨,两看生厌时,又该如何?程宴清接过我手上的合离诏书,朝我拜了一拜。
「既然无法在后宫宽慰陛下,那就让宴清做您手里那把最锋利的剑吧。
」15.逼宫不过几日,我日日忙碌朝堂之事,不知不觉天已经冷了。
而我也该去瞧瞧那关在天牢里的故人了。
我去天牢看季迟川的那天,天上下着大雪。
牢中的季迟川似乎并没有什么不适应,毕竟这也不是他第一次下天牢。
看见我的出现时,季迟川并没有什么表情的脸上出现复杂的情绪。
有恨,有怨,还有很多我看不懂的情绪。
「我这么多年,我真的只求过你这一件事…」我看着季迟川扒着牢门,朝我嘶吼。
我知道他说的什么,他一直说我欠他一条命,欠的就是那季姑娘的一条命。
「你知道季姑娘怎么没得吗?」「并非我不肯护她,是她知道父皇要留一条命,她知道是要留她一命。
」「季家两个小辈,她以为自己没了,父皇就会留下你的命了。
」「季姑娘死之前都在喊你的名字。
」季迟川脱力,呆呆的滑跪在地,半响竟自顾自的笑起来,笑着笑着眼泪也留了下来。
我摆摆手,一位宫人端着一杯鸩酒前来。
我站在牢门外边,静静的看着他,闭了闭眼睛。
我与季迟川相识了十年,我喜欢了他十年,只是没想到最后的结局以这样的形式收场。
等我出天牢时,雪下的比来时大了些。
我抬手,接住一点雪花,雪花在接触到我的手时瞬间融化。
我就这样静静的站在雪中,当年我与季迟川相遇时也是这样一个场景。
只是早已经物是人非啦。
这时一把伞举在我的头上,我抬眼,青年的眼眸一如既往。
四周敌患,江南水灾,北部蝗灾。
正如程宴清所言那样,他成了我手上最好用也是最为锋利的那把剑。
16.鸾和七年,邺朝周围几个国家不是并入朝中便是俯首称臣。
有这么一个勤奋的丞相在,我也不敢懈怠。
我励精图治,休养生息,体恤民情,广开科考。
大邺朝一片欣欣向荣。
程宴清并不只在上京,反而走南闯北,替我探讨民情。
不过几日便会给我寄来信和各地的特产。
我看着他信上写着各地名胜古迹和民情民生,不由含笑。
儿时的我曾经坐在上京城墙头上,指着远处,笑着道我一定会走遍天下。
当时程宴清坐我旁边,看着我指着的地方只是含笑,不曾发言。
只是当时那个天真烂漫志向远大的长宁公主,现在已经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女帝了。
而当时那个笑而不语的小少年,已经是可以造福一方百姓鼎鼎有名的丞相了。
父皇儿时带我看的那张地图,现在我终于可以将它挂起来了。
程宴清不该困于一隅,他该翱翔于天地之间。
当年父皇临终之时让我好好守住大邺朝,如今我做到了。
一年复一年,花开花落几载。
如今大邺朝海晏河清,天下太平。
我站在墙头,看着下手百姓高呼拥戴。
程宴清站在我的身旁,我偏头看他,他也在看着我。
四目相对,一眼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