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碾平世界的10大动力(3)
我受到伤害,但是我错了。这篇传记中有一句话是真实的。20世纪60年代初,我是罗伯特〃肯尼迪的行政助理,同时也是他的护枢者。当我儿子小约翰〃席根塔勒(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新闻记者)后来给我打电话说,他在两家网站Reference.com和Answers.com 上发现同样卑劣的文章时,我感到难以臵信。
几个星期来,我从老师、记者和历史学家那里听说了。维基百科这个精彩的世界……成千上万世界各地的人每天访问这个网站,目的是要迅速获取参考事实。
但这个网站的内容却是由没有专业技能和知识的人(有时还是一些恶意的人)编写并粘贴上去的。
在我的要求下,三个网站的主管人员已经删除关于我的虚假内容,但是他们不知道,也查不出到底是谁写了这些恶毒的言辞。
我打电话给维基百科的创始人——吉米〃威尔士,问他,你……有办法知道是谁写的这些吗?。不,我们没有办法……他说。另外两个网站的代表说,他们计算机的编程只能从维基百科上逐字复制数据,从不检查其内容的真伪……
我们生活在一个全新的媒体世界之中,其中拥有在世界范围内交流和研究的宝贵的机会。
但是其成员中也有蓄意用笔中伤他人的知识分子,国会已经授予这些人权利并保护它们。
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妈妈教导我:说人闲话是罪恶的。她拿起一个塞满羽毛的枕头并说,如果我把枕头撕破,羽毛将会四处飞扬,我就再也不能将它们装回去了。而恶意中伤他人的行为,也是这样。
对于我来说,那个枕头就是对维基百科的暗喻。
我喜欢维基百科,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曾使用过它。但在使用它的过程中,我很清楚,网络社区中的知识并不总是正确的。网络并不总是能自动纠错,并且其纠错的速度不及错误传播的速度。今天,IBM 专门有资深员工负责跟踪维基百科上有关IBM 的介绍,并且确保这些内容不存在虚假,这并不是什么偶然事件。在未来数年里,年轻人将更多地从维基百科而非IBM 自身获取有关后者的信息。
上传究竟要发展到什么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