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里仁篇
  《卫灵公篇》曰: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荀子法行篇》曰:孔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报,有子而求其孝,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听令,非恕也。士明于此三恕,则可以端身矣。(《韩诗外传卷四》文大同。)

    《韩诗外传卷三》曰:己恶饥寒焉,则知天下之欲衣食也。己恶劳苦焉,则知天下之欲安佚也。己恶衰乏焉,则知天下之欲富足也。知此三者,圣王所以不降席而匡天下。故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孟子尽心上篇》曰: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义之间也。

    《汉书董仲舒传》曰:仲舒对策曰:皇皇求财利常恐乏匮者,庶人之意也。皇皇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大夫之意也。

    《淮南子缪称篇》曰:君子非义无以生,失义则失其所以生。小人非嗜欲无以活,失嗜欲则失其所以活。故君子惧失义,小人惧失利。

    又曰:君子思义而不虑利,小人贪利而不顾义。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荀子修身篇》曰: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孟子滕文公上篇》曰: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又《离娄下篇》曰: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同犹)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

    《说苑杂言篇》曰:昔者南瑕子遇程大子,大子为烹鲵鱼。南瑕子曰:“吾闻君子不食鲵鱼。”程大子曰:“乃君子否?子何事焉?”南瑕子曰:“吾闻:君子上比,所以广德也;下比,所以狭行也。比于善,自进之阶;比于恶,自退之原也。《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吾岂敢自以为君子哉?志向之而已。”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国语晋语七》曰:悼公与司马侯升台而望,曰:“乐夫!”对曰:“临下之乐则乐矣,德义之乐,则未也。”公曰:“何谓德义?”对曰:“诸侯之为,日在君侧,以其善行,以其恶戒,可谓德义矣。”

    ○子曰:“事父母几谏,

    《礼记祭义篇》曰:父母有过,谏而不逆。

    《大戴礼记曾子立孝篇》曰:君子之孝也,微谏不倦。可入也,吾任其过。不可入也,吾辞其罪。《诗》云:“有子七人,莫慰母心”,子之辞也。“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言不自舍也。不耻其亲,君子之孝也。

    《荀子子道篇》曰: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孝子所以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衷。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乃敬。故可从而不从,是不子也。未可以从而从,是不衷也。明于从不从之义,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慤以慎行之,则可谓大孝矣。《传》曰:“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此之谓也。故劳苦雕萃而能无失其敬,灾祸患难而能无失其义,则不幸不顺,见恶而能无失其爱,非仁人莫能行。《诗》曰:“孝子不匮”,此之谓也。

    又曰: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三问,孔子不对。孔子趋出,以语子贡曰:“乡者君问丘也曰: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三问而丘不对。赐以为何如?”子贡曰: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论语疏证简介 >论语疏证目录 > 里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