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秦可卿之死(2)
氏已病故;当时他只哼出“知道了”三个字,便挥手让贾蓉退下。贾蓉回家报知贾珍,贾珍叹道:“太爷是早晚要飞升之人,如何肯因此事回家染了红尘,将前功尽弃呢?也只好我们冒昧作主料理罢了!”贾珍之言,说对了一半,近年来他那炼丹炉,下面的火是越来越青,上面丹埚内的铅汞是越炼越精,而他对尘世的记忆与牵挂,却随之越来越如飞烟游丝……

    他父亲贾代化生下他以后,虽在他之前已有一子贾敷,却偏心于他。后来敷哥未能过成“出痘”关,在八九岁上夭折,父亲对他就更寄以厚望,他也曾以家族的栋梁自居。父亲病故后,他袭官生子,俨然族长风范;他本想忠厚守成,谁知后来却蹦出来个“家住江南姓本秦”的尤物!

    ……那时荣府的叔叔贾代善还在世,叔叔和婶母却并不满足于守成,他们和皇帝那乱麻般的一家子里的几根麻线,有着那扯不断沤不烂的源远流长的关系——这自然也是父母曾经珍惜过的关系。但父母已去,他不想承袭那一份惊险,虽然那也确实可能给贾家带来新的飞腾……叔婶对他晓之以理、喻之以利并动之以情,最后,那份情让他无言以对——难道能忘记秦氏之父多年来对贾家的提携庇护么?现在人家有难,能撂开不管么?

    ……管也罢,却又必须收留于宁府,以秦业的抱养女身份,作为贾蓉的童养媳藏匿,他虽拗不过二位长辈,照办了,却从此坐下了心病;每有不甚相熟的官员来拜,或传来宫中的秘闻,他便心惊肉跳;他给秦氏定名为秦可卿,寓“情可轻”之意,为了前辈人之间的情分,后辈就该背负如此沉重的义务吗?不!所以一定要把“情”视为“可轻”之物!

    ……可轻的,又岂是情!在那荣府的元春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作女史后,他决意将一切撂开,到这远郊的玄真观中,寻求一条超凡脱尘之路……他潜心钻研文昌帝君的《阴骘文》,并作了大量批注;一般人或者会以为,他之修炼,是为了一己的永生,其实,与其说他是向往幸福,不如说他是在拼命躲避灾祸——他深知,在这尘世的是非场里,就算你是“寿终正寝”,到头来,牵连到一桩什么“逆案”里,也还是可能被掘墓戮尸!所以,他希望真能吞丹飞升,到那“生后是非”来闹时,不至于再受牵连!

    贾珍说他不肯回家染了红尘,免得前功尽弃,只说对了一半;他深知可卿虽死,而有关的“是非”绝没有了结,那引出的灾难一旦呈现,如自己的丹仍未炼好,不能及时飞升,那就好比是“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他此刻的另一半心,是不能不悬挂着那个并不可爱却会祸及于他的府第啊!念及此,他哪儿能意守丹田,只觉身下的蒲团,仿佛狂浪中的苇叶,急速地旋转着……

    香炉中的袅袅青烟,渐渐模糊了贾敬纹丝不动的身影。

    11

    这日正是宁国府为秦可卿发丧的首七第四日,早有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先备了祭礼遣人来,次后坐了大轿,打伞鸣锣,亲来上祭。

    戴权如此大模大样,招摇过市,引得一般嫉妒贾家的人窃议纷纷。都知皇家自有祖宗定下的严规,宫内太监严禁擅自出宫,更严禁交结宗室官宦外戚,那宁国府不过死了个冢孙妇,戴权竟如此逾矩而去,难道他真是得了皇上默许,有什么仗恃不成?

    戴权确是当朝一大宠宦,他的公然僭越,有时是皇上放任,有时是他瞒天过海;宫中秘事,往往是永世之谜,那戴权的往宁府与祭,引出许多的暗中猜测,其中的一种揣想,是与贾家那荣国府的大小姐贾元春有关,元春现虽只是宫中的一名女史,但据说颇得当今皇上的青睐,而当年元春的以贤孝才德入选,戴权出力不小;看起来,从来这个不许那个严禁,都不是铁板一块,宫中违矩交结之事,朝朝代代层出不穷。

    贾元春是个神秘人物,她在宫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红楼望月简介 >红楼望月目录 > 秦可卿之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