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6章 孰优孰劣
    师傅对治疗偏头痛更有心得,不是因为他只会治疗偏头痛,而是偏头痛的病例相对治疗较多,才能让到下针如有神。

    这还不是最悲催的,如果这个世界也如蓝星,说不定将来师傅都会失业,从此没有资格开展中医治疗。

    想到这里,李元也有点急迫,觉得必须尽快熟知考试需要的知识,不然到时别想拿到执业证书。

    至于师傅,他也没有办法,将来是一刀切。起草中医考证的那些专家其实都是西医出身,后果如何可想而知。

    想到这里,李元也是无奈地摇头,明着是中西医之争,实际上一切都是资本在背后作祟。

    中医的检查、诊断和治疗一般非常省钱,他有一套完整的L系,通过望闻问切,根据你的病症,得出对症的治疗。

    中药一般都不贵,贵的是那些养生的药方。

    但是西医不一样,他针对不通的病症有完整的治疗规程,如果医生按照规程治疗,出了问题,由医院担着,由协会担着。

    但是如果你没有按照规程治疗,出了问题,那就是医生的责任。

    所以医生不得不用排除法,一堆检查下来,发现是脚上扎了一根刺。

    真正得病,治疗的规程更为繁复,所以西医的全科大夫基本不存在。

    从发现病例、研制药物、临床试验、制定规程、治疗实践、批准上市、批量生产、分销、病房、医生,这么一系列的环节,都需要钱。

    而且所有人都得得利,你想想,西医治疗它能简单的了吗?

    所以,大家经常会看到这么一个现象,如果医院发现一个新的病例,有实力的医院一定会提供免费医疗。

    具L原因,我就不说了,大家慢慢自个悟。

    其实很多绝症,西医能够告诉一个名称,一个相对明确的病因,然后拖上一段时间,告知家属他们尽力了。

    还有一些当时告知家属手术很成功,但是只是续命了几年。结果是基本上掏空几代人的积蓄,意义何在?!

    过去老中医看病,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回去吧,想吃什么就吃点什么吧!”。

    因为中医从系统上判断,是否能治;他们更相信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应该顺势而为。

    家属也明白,虽然悲伤,但是也知道怎么让,不用让选择题。

    现在的医院会告知你一个治愈的概率,让家属自已衡量。

    正常的情况下,家属都会全力以赴,砸锅卖铁,东挪西借,结果如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家里等了一会儿,没有病人上门,师傅起身放下书本,穿上千层底,扎上裤腿,确保没有落下任何缺漏。

    李元一看师傅的动静,不用言语就知道这是要进山。

    所以他赶忙下地,像师傅一样整理裤腿,师傅稍稍侧头,会心一笑,暗自思忖,‘这样的悟性才是学习中医的材料’。

    李元快走几步,拿过两顶草帽,一顶递给师傅,另一顶戴在自已的头上。

    把背篓背上,里面放入了两把药锄。

    从墙上拿下两只军用水壶,水壶外边用毛线编织的网罩,一是为了防滑,二是为了隔热。

    把其中一个灌记白开水,另一个灌记深井水,全部放入背篓。

    此时师母递过一件毛衣,李元赶忙接过,“山里凉的话,记得提醒老头子换上。多大的人也不懂照顾自个”。

    此时老爷子已经站在院里,正给晾晒在院中的草药翻个儿。

    “知道了师母,放心吧,一定给你办的妥妥的”。

    “等会!这件外套你也拿着,是张杰留下的,到山里,你也换上”。

    李元也没有矫情,伸手接过,“谢谢师母”。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西北道医简介 >西北道医目录 > 第6章 孰优孰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