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章 我家
    西贝村村子不大,住着约百户人家。村子的北面是一条长长的大堤坝,堤坝两旁长记了粗壮的杨树。堤坝的另一边是一条东西延展的长长的河流,河流不宽,约摸着宽近百米。跨过这条河就是另一片村子的农田和果园了。村里人管它叫小北河,据说曾经有人沿着堤坝一直向东走试图寻找小北河的尽头,他路过了十多个村子,他走到了堤坝的尽头,被一片田地阻挡了,而河流依然还在向东延伸,最后他放弃寻找,回村了。

    小北河每年春夏来潮涨水,秋冬断流,据说是上游水坝管制阻断了河流自然流动。春天汛期来临之前再开闸恢复。

    小北河对于西贝村的人来说像一个热情的亲戚,夏天带着丰富的鱼虾而来,冬天化身桥梁,供人们过河走亲访友。无疑村里孩子们是最热爱这位亲戚的!

    大堤上有一条宽阔的路斜着向下一直到达西贝村中心街,中心街南北走向贯穿整个村子,中心街东西两侧坐落着一排排人家,村子东边有一条东街,西边有一条西街,与中心街成了“川”字形。东街再往东就是村里的田地,西街再往西是另外一个村子:小白村。

    我叫丑丫,1988年春天出生在西贝村,我妈说我出生的时侯又白又胖,五官都挤在一起,肥嘟嘟的脸蛋儿像一个包子似的,丑的好笑,邻居家接生的大娘和婶子都说:“嚯,这孩子长的可真丑。小名儿叫丑丫得了,名字叫的越糙,以后孩子长的越好!”于是,我就有了这个乳名。

    我家姓赵在西贝村是大户,我爷爷奶奶生了一个女儿六个儿子,我爸爸是最小的——赵老六。我的伯伯们也都生活在西贝村,我出生时伯伯们家的哥哥姐姐们大多数都已成家了。

    这个家族很庞大,第三代人数也很多,在村里都是给家族的孩子们进行大排行的,按照年龄从大到小依次排行男孩:大哥,二哥,三哥……老七;女孩:大姐,二姐,三姐……女孩太多了,我都记不清一共多少个姐姐了。最大的孩子和最小的孩子中间隔了一代人,比如,我和我几个排行靠前的哥哥姐姐家的孩子一样大,有的甚至比我还大几岁。但我比他们大一辈,他们要和我叫姑姑或者阿姨。

    我家有三个孩子,大哥,大姐和我,我儿时对大哥的记忆并不多,大哥大我14岁,我有记忆的时侯他就已经成家和嫂子单独居住了,而且,那时侯家里的男人基本上都去城里打工,一走就是半年。所以儿时的我对哥哥的记忆只有,哥哥打工回来,给我和姐姐带糖吃。我姐大我四岁,我俩是一起打打闹闹长大的,和姐姐的共通记忆更多些,后面慢慢说。

    我爸和我妈是经过媒人介绍的,听我姥姥说,只见了一次面就定下来结婚了。那时侯的人单纯简单的多,婚姻也大都是父母相看后,没什么问题就定下来了。

    我姥姥生了7个孩子,六个女儿一个儿子,前五个孩子是女儿,第六个是儿子,最小的还是个女儿。我的妈妈是家中是长女,没有上过学,从记事开始就跟着姥姥下地干活,挣工分儿,看孩子。家里大事小情都是依照着大人的意思来,婚姻也是如此。我姥姥是这样说妈妈的:“她太老实了,老实的招人心疼。”

    我妈个子很高,172厘米,很瘦,远处看去就像一块木板似的,虽然瘦,但是妈妈是有力量的那种瘦,常年干活身上的肉很实。在我的记忆里妈妈从没胖过。

    爸爸是个头矮,比妈妈还要矮半头,皮肤黝黑,力气倒是一大把,记身肌肉。在我印象里爸爸一直是肌肉男。他是家里的老幺,爷爷奶奶很宠他,爸爸性格就是我行我素,说一不二的类型,爸爸是典型的直男大老粗且带点霸道的大男子主义。

    后来听我姨妈们说,我爸和我妈见了一次面,在我爸家吃了一顿饭。回去后姥姥问我妈,觉着这人怎么样,我妈就羞的回了一句话:“都吃了人家的饭了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打捞遗失在儿时的记忆简介 >打捞遗失在儿时的记忆目录 > 第1章 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