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起楼宴宾客 看他人去楼塌了
如此,母女二人才算在贾府安顿下来了,住的依旧是在贾府让客时的蘅芜苑,只是今时不通往日,以往前呼后拥、热闹非凡的场景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荒芜、破败、凄凉。
薛府原来的丫鬟婆子,早就死的死、散的散,只留了个贴身小丫鬟莺儿还对主家不离不弃,于是三个人告别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在园子里自力更生,以往千金万金的小姐,也开始学着洗手作羹汤了。
反正好死不如赖活着,日子虽然紧巴巴的,但是好歹过得去。宝钗这一遭也是历遍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薛府旧有的关系通通指望不上了,就连亲外祖家都对自已避之不及。
于是自已带着家里几件最贵重的财物,又打道回了金陵,心想要死也得和母亲死在一起,一家人整整齐齐的才叫团圆,所以冒险回来了。没成想幸被贾府接纳,因而宝钗对现在的生存状况已经很记足了,对贾府众人也是感恩戴德,不敢再奢望什么。
于是,在贾府提出联姻之时,她并没有什么理由拒绝的。此时宝玉因为黛玉的事,而日益疯傻痴呆,行为举止与小儿无异,怕是再难婚配了;而宝钗又因为家族获罪而被牵连,到贾府寻求庇护名不正而言不顺,但如若打着联姻的旗号就完全不通了,古代女子出嫁后就是夫家的人,自然不会受到娘家的影响。
如此一来,贾府就能顺理成章收容宝钗母女了,她们所剩的家产也将作为嫁妆得到应有的保护。
这么看来,这桩亲事仿佛是一箭双雕的万全之策,只不过从始至终没人在意过宝钗的想法,没人问过宝钗到底愿不愿意嫁给个只会流口水、痴痴念着黛玉的傻子!
所幸宝钗向来通透豁达,对这桩亲事也没有什么异议,只觉得投桃报李是自已应尽的责任。人家既然救了自已和母亲,那么给宝玉当长期免费保姆也不是不行,毕竟这也是自已青梅竹马、看着长大的弟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