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朝堂风云
法,瞪得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他们身处北地内陆,平常吃的湖盐供不应求,甚至要向他国采买。
若是能弄到寻盐矿和精炼食盐的方法,可比十年百年的互市决断权所带来的利益还要多。
谢临朝谦卑道:
“儿臣不敢贪功,此乃陶家嫡出小姐与其好友所献计策。”
皇帝回忆了好一会,语气迟疑:
“可是与你常并肩而行的那位?”
“是养在深闺,不常出门的那位,父皇曾下旨赐婚于孩儿。”
他听谢临朝说完,实在没有任何印象,为了掩饰尴尬,哈哈笑道:
“朕记得好像给你赐婚过陶家女,陶右相,你可是生了个好女儿啊。”
左丞相偷偷白了一眼陶又宁,高声说:
“恭喜陛下燃眉之急得解。”
陶又宁没注意,出列一拜:
“臣有一物献于陛下,此乃火井制造图,望陛下过目。”
太监接了图纸去,皇帝浏览了一遍,仍有不理解的地方,陶又宁把昨日陶湘珺的话大略复述了一遍。
朝堂再度安静。
随后爆发了不绝的窃窃私语,大臣们情绪高涨,有了这些,意味着清琅国长随年将会是一个盛世。
使臣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呛得再说不出一句话,只要把这法子弄回祈越,自已必定名留青史:
“皇帝陛下,我们的条件你可答应。”
皇帝的眼中多了几分倚仗与自信:
“朕可以用相对低廉的价格,用盐换粮食。”
两个使臣对视一眼,看见彼此的不记足。
“这……十万石粮食毕竟不是小数目。”
他们有些动摇,谢临朝趁热打铁,把细盐递了过去,两人尝过后眼前一亮。
皇帝也明白,祈越国并不是人人吃得起盐,相比之下还是粮食更符合平民需求,退了一步:
“一年互市决断权,价格相对低廉的盐,和火井的制作方法,如何?”
使臣告退前,应了下来:
“兹事L大,我们还要回去请示圣上,若是得了应允,不日便调动粮草,修书一封到清琅。”
皇帝的眉头总算舒展开来,退了朝,谢临朝被召到养心殿。
他的头发为了连夜的忧愁,夹杂了根根银丝:
“方才父皇在朝堂上太过高兴,竟忘了问这精盐造价几何。”
“回父皇,百斤造价不过十两,祛毒之法需要豆浆,花费在这里的银两多。”
皇帝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晕厥过去,他清琅最不缺的就是豆类作物,现如今给灾民吃的,也是稀粥混煮豆。
“好,好,陶家的女儿,朕的儿媳好样的,没想到陶家的那两个女儿,都不落于我清琅儿郎,改日,叫她进宫见见皇后。”
“是,孩儿领命。”
谢临朝脸上始终挂着淡笑,他不清楚,仅一面之缘的人,为什么有种久违的熟悉感,不过那都不重要了,待到十月成婚,这一切便都尘埃落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