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山中送别
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的《山中送别》是一首意境深远、情感细腻的佳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一、诗歌内容与意境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简洁地交代了送别的地点在山中,一个“罢”字,看似平淡,却蕴含着无尽的惆怅。送别之后,诗人的内心依然沉浸在离别的情绪中。
“日暮掩柴扉”,描绘了送别之后,诗人在日暮时分独自回到家中,关上柴门的情景。这一画面营造出一种孤寂、落寞的氛围。日暮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也暗示着人生的离别与无常。诗人独自掩上柴门,仿佛将自已与外界隔绝开来,内心的孤独和思念愈发强烈。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这两句是诗人的内心独白。诗人看到山中的春草,想到明年春天草又会变绿,而友人却不知何时才能归来。这里的“春草明年绿”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春草的生命力顽强,每年都会重新生长,而人与人之间的离别却充记了不确定性。“王孙归不归”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期盼,希望友人能够早日归来。整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和诗人内心感受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深沉的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意,意境悠远,令人回味无穷。
二、艺术特色
1.
含蓄蕴藉:王维的诗歌以含蓄著称,这首《山中送别》也不例外。诗中没有直接描写送别时的悲伤和不舍,而是通过送别后的场景和诗人的内心独白来表达情感。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使诗歌更具韵味和感染力。
2.
以景衬情:诗中通过对山中景色的描写,如“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来衬托诗人的离别之情和思念之意。日暮和春草都是自然景象,它们与诗人的情感相互呼应,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3.
语言简洁: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能深刻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五言绝句的形式,使诗歌更加精炼,易于传诵。
三、情感表达
《山中送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思念之情。在古代,交通不便,人们一旦分别,往往难以相见。诗人在送别友人后,心中充记了对友人的牵挂和思念。诗中的“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来的期盼,通时也反映了人生的离别之苦和无常之感。这种情感不仅是诗人个人的感受,也具有普遍的人性价值,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总之,王维的《山中送别》以其深刻的意境、独特的艺术特色和真挚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至今仍被人们广泛传诵和欣赏。
《山中送别》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绝句,其赏析如下:
1.
整L意境:
-
清幽宁静与惆怅交织:诗的开篇“山中相送罢”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在山中,给人一种清幽、宁静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中送别友人,更增添了一份淡淡的惆怅。这种宁静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
-
时间流逝的孤独感:从“日暮掩柴扉”可以看出,时间从白天到了日暮,送走友人后,诗人独自回到家中关上柴门。这一画面不仅L现了时间的流逝,更凸显出诗人的孤独。夕阳西下,天色渐暗,诗人的孤独感也愈发强烈,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安静而寂寞。
2.
写作手法:
-
留白艺术:整首诗在写作上运用了留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