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坤宁序曲(二)
微微低头,看着地毯尽头,不敢与太后对视。我听着公公依次介绍女孩子们的情况。随着前面的女孩子一个个接连向太后叩头请安,我愈发地紧张,甚至忘记了呼吸。不多时,公公便用尖细的声音念着我的名字和信息,我迈步上前,双膝跪倒,恭敬规整地向太后问安:“奴婢万贞儿叩见太后,愿太后身L康健,福寿绵长。”
我们一行都是年龄相仿的孩子,但只有我一个是出自坤宁宫。或许是因为这个缘故,太后对我提起了兴趣,唤我上前问话。我跪着向前挪了几步,目光低垂,盯着太后那双明黄色厚底长靴。太后温柔的声音从头上悠悠地传来:“你进宫多久了,一直在坤宁宫吗?”
“回太后的话,奴婢入宫尚不足两月。自入宫以来,奴婢一直在坤宁宫的小厨房当差。”我牢记姑姑和公公的叮嘱,大声回话,说完却又后知后觉地担心自已是否惊扰了太后。太后并未怪罪,反而让抬起头来。我微微扬起脸来,视线依然下垂,紧紧地盯着靴子。太后似是对我十分记意,带着笑意地说:“很好。圆圆的脸蛋,圆圆的耳垂,是个有福的孩子。”那位公公已经带了几波的女孩子,终于等到了太后的记意,殷勤地说道:“太后能看上,便是这丫头最大的福气。”
我连忙口头谢恩,嘴里念叨着:“奴婢必不敢忘太后大恩。”许是我表现得太过积极,太后倒是没有再说什么,径直去查看下一个女孩子。我难免有些尴尬局促,两颊微微发烫,想来已经是红晕一片。我灰溜溜地退回到队伍中去,内心却是有几分忐忑不安。待到最后一名女孩子结束,公公带着我们离开坤宁宫,我的脸上仍旧是发烫。我低着头,不敢与其他人对视,悄悄地换下了衣服,一个人顺着墙根悄无声息地溜回小厨房了。
刚回去没多久,便来了一个宫女唤我,将我带到了后院掌事姑姑的面前。见到姑姑,我心里不由得打起了鼓,生出一丝畏怯之意。我硬着头皮,含糊不清地将殿中发生的事情学了个大概。姑姑早已经打听来下午的事情,她用鹰一般的眼神盯着我,从眼神中射出千万把飞刀来,带着恼怒和怨恨。她端起一旁的茶盏,故作镇定地饮下,却十分烦躁地将茶盏摔在桌上,尖酸刻薄地开口说:“我原以为你是个乖巧伶俐的丫头,你竟是个没脑子的糊涂虫。你竟还全然不知自已有多蠢,图一时嘴快,以为自已是卖弄聪明,博得先机。其实,你是愚蠢透顶,搬起石头砸自已的脚。如今倒好,到手的鸭子飞走了,看来你真是个没福气的,一辈子便只配围着灶台柴火过日子。”
我虽然不能完全明白其中原委,但是刚刚发生的事情和姑姑的一番话,我也明白自已让了错事。我垂头丧气地走在外面,一路上听到有人在后面指指点点地议论着。“姑姑真是抬举她了,看样子不过是去凑数的。咱们这种人,本就不该有非分之想。老老实实地把差当好,到了年纪能顺利出宫就算顺利了。”参选前,我本也不曾痴心妄想。可是在坤宁宫中走过一遭,我便对那高大的宫殿和穿戴整齐的宫人们心生向往。而那份尴尬又带给我一丝失落和忧伤,让我感觉自已与那样尊贵L面的差事失之交臂。
夜色渐深,我仍是为此事牵挂,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丁香见状,便悄悄地拉我出门。我们二人随意披了件衫子,坐在如水的月光中,凑着脑袋,细细地分析今日之事。丁香到底是比我年长,进宫时间比我长,思索片刻便想通了其中的问题。她压低了声音,详细地通我分析道理:“太后是想挑选少不经事的小宫女,在身边亲自教导,作为亲信可用之人。那么,她看中的,必然是背景简单、单纯朴实之人。你是唯一一个出自坤宁宫中的,年纪尚小,家世简单,在宫中无依无靠,本是占尽优势。可太后尚未落话,你便顺着公公的恭维扣头谢恩,大有已经胜券在握的样子。谢恩本是无罪的,但是你抢在太后的恩旨前谢恩,显得你太过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