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静慈法师
法师的两难境地,太皇太后和太后两边都不敢得罪,只得说自已从未受过委屈,息事宁人。我口中连连应着,又附和了几句,趁机将太后亲手所抄的《道德经》奉上。静慈法师收下了道德经,再次表达了对太后的感激,还未说几句,便被太皇太后打断。“动不动便谢恩,也不怕累着自已。既然是清修之人,那便莫要在意俗世的权力和物质。”静慈法师静默不语,愣在原地,进退两难,显得有些尴尬。她双手捧着紫檀托盘,扭过头小心谨慎地看着太皇太后的脸色。太皇太后点头不语,算是默许了,静慈法师才放心地收下。
我提心吊胆地从西偏殿走出,每一步都战战兢兢,只听得后背传来太皇太后不记的声音。“她若真是有心,怎会派一个小丫头来送东西。还让你代为供奉经文,这是有意地指出你们二人的身份不通。”我一愣,稍稍放慢了脚步,竖起耳朵仔细听着静慈法师的轻声细语。“孩童稚嫩,方知所说的必定是真话。我与太后身份不通,我替太后供奉经文,是贫道的职责所在。”我内心松了一口气,心想这静慈法师果真是温和善良之人,不辜负当年名扬天下的“贤后”美名。直到看到湛蓝色的天空和洁白柔软的云朵,我才从紧张的氛围中稍稍释放,重新整理思绪,思索着回宫后该如何复命。太皇太后言语之间,对太后的不记和对静慈法师的怜爱已形成显著的对比,若是如实禀告,定要惹得太后恼火。我叹了口气,本以为是趟最为简单不过的送东西差事,却想不到要绞尽脑汁,劳心劳力反倒不如让一场苦力轻松。我心里暗暗地盘算着,仔细地想着哪些话能说,哪些话应舍弃,就这样一路盘算着,走回坤宁宫时也只想了个七八分。
“回太后,奴婢已经将东西送到了仁寿宫,静慈法师说自已平日受太后照拂,如今还要太后额外操心,惶恐不安,感激不已。静慈法师还说,太后所抄写的经文工整仔细,她即刻便供奉,祈祷太后身L康健。”我说话的时侯内心忐忑不安,一边说,一边小心地瞟着太后和玉竹姑姑的神色。三公主和四公主已经各自回宫,太后一人正躺在柔软的贵妃榻上,闭目养神。她听完我说的话,仍是闭着眼睛一言不发,好似睡着了一般。我无助地望向玉竹姑姑,她冲我摇头示意,我会意,屏住呼吸,乖乖地站在原地。呆了片刻,太后缓缓地睁开眼睛,一双水润的眼睛意味深长地盯着我,嘴角挂着一抹奇怪的笑容,轻声地问:“太皇太后可曾说了什么?”我心头一紧,硬着头皮,闪烁其词。“太皇太后说,年关将至,太后既要操劳宫中的事情,又要操劳皇帝和两位公主,十分辛苦,要注意保重身L。”话音刚落,太后便发出一声轻笑,看向玉竹姑姑,笑着说:“你养的小猢狲果真伶俐。自哀家与太皇太后相识以来,从未听过这样的话。”玉竹姑姑面色一沉,厉声斥责道:“大胆,你怎敢欺瞒太后!”我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双腿一软,扑通跪地,心跳得乱七八糟,连连磕头请罪。“罢了罢了,你起来吧。你不说,哀家也能猜到太皇太后会说些什么。你是怕哀家心里别扭,无妨,哀家听了许多年,倒也是习惯了。各个都如你这般,哀家能少许多烦恼,身L自然康健。”玉竹姑姑赶忙说:“太后说得极是。静慈法师已是修道之人,不过是得先帝和太皇太后怜悯,过得比其他道长L面些,太后何必耿耿于怀。”太后轻轻地应了一声,声音听起来多了几分轻松愉悦。
我长出了一口气,重新蹲在太后腿边,用着适中的力道按摩。随着我的手上下轻揉,太后的眉目逐渐完全舒展,舒服地闭上眼睛,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玉竹姑姑走到角落的案几上,点上一支檀香,香气盈室,最是惬意安神。玉竹姑姑取来一床金线绣的绸面棉经被,轻柔地盖在太后身上。不多时,太后呼吸均匀,静静地睡熟了。左右静静退去,独留太后一人在榻上安静美好地睡着。
我们蹑手蹑脚地走出门外,轻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