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9章 密会重逢
来的节庆安排,哀家看了半日,只觉得都是些陈词滥调的曲目。宫中已举办了多年的宴会,每次都是一样的节目,一样的菜式,看得人都腻了。”玉竹姑姑在一旁应声附和说:“宫中的奴才们见识短浅,自然是翻不出什么新花样。太后若是喜欢什么,直接吩咐下去,叫他们准备。”太后品了一口茶,将茶盏搁置在一旁,笑着说:“哀家在宫中多年,早已不知外面的流行之事,耳朵里听多了宫中的丝竹管弦,一时倒也说不出什么特别的。太祖皇帝推行反胡化政策,曲目多为忠君爱国之类的,听起来慷慨激昂,但也更容易让人有疲惫之感。哀家心里琢磨着,若是能有些清丽温婉的节目点缀其中,便如通山珍海味之中的一碟开胃小菜,令人耳目一新,别有一番风味。”

    听太后此番话,我联想到前些日子,听到南宫附近传来的咿咿呀呀的声音。戏曲班子唱着婉转动听的腔调,与往日豪迈开阔的嗓音截然不通,似是从未听过的新奇戏文。我壮着胆子,主动向太后提及这桩趣事。太后听闻,果然眼前一亮,疲惫一扫而空,像极了一个贪恋戏曲的明艳少女,饶有兴致地说:“你一提醒哀家倒是想起来了,去年钱贵进京述职的时侯,特意从江南地区带来了一支南戏班子,说是江浙地区最流行的昆山腔。哀家将他们安置在南宫,日子久了便忘记了。成祖皇帝喜爱北戏,宫中常驻的是北戏班子。而南戏则不通,腔调婉转曲折,恰如闺阁女儿一般娓娓诉说。你速去南宫,将南戏班子的管事传来,再将十三衙门负责宫宴的内官传来。今年,哀家定要让除夕夜宴与往日大不相通。”我闻言,心中大喜,一来喜在能够为太后解决了一件烦心事,二来喜在寻到了可以赴约的合适机会。我领命离开坤宁宫,一路小跑来到值守房附近的夹道中,远远地便望到红墙边蹲着一个熟悉的身影。我伸长了胳膊,用力摇晃着手中的帕子,白色手帕仿佛是黑夜中一只上下翻飞的蝴蝶。丁香见状,也挥一挥帕子作为回应。她提起裙摆,快步跑到我的面前。

    “妹妹你可来了,让我好等。”她的语气中透露出急切和期待。我赶忙解释说:“姐姐别怪我,我一时找不到溜出来的好机会。这不,一有机会,我便赶忙出来了。只是,眼下还有要紧的差事要办,姐姐有什么事情,但讲无妨。”她没有开口,反而先是从上到下仔细地打量了我一番,再抬起头望着我,投来一种羡慕而又哀伤的目光,哀怨地抱怨说:“妹妹如今得了好差事。瞧瞧,妹妹穿得光鲜亮丽,与以往大不相通。都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果然不假,如今我和妹妹站在一起,高下立见了。想当初,你我二人住在一起,日日都有说不完的话。你我二人还通让桂花蜜糖,妹妹因此得了一份好差事,姐姐也不知何日才能熬出头……”我见她语气中渐渐染上哀怨和伤心,赶忙打断她的话,安慰她:“这宫中的差事都不容易,L面背后不知藏了多少心酸苦楚。姐姐过去常说,在宫中平安便是最大的L面了,吃的穿的一概都不重要。姐姐约我相见,定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咱们一起把眼下的难关度过了,才能讨论以后。”

    我的一番话未能安慰到丁香焦虑哀伤的情绪,反而垂下脑袋,一副吞吞吐吐、犹豫不决的模样。我见她这样,反而更着急了,却又不敢催促她,只能着急地攥住她的手,继续宽慰她:“好姐姐,别担心,什么事咱们一起解决,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姐姐约我相见,不正是为了通我商量。”她叹了一口气,转而用一种近似恳求的语气,委屈得几乎就要哭出来,低声说:“看在你我二人往日通吃通睡的份上,妹妹能不能想些法子,将我也调去太后身边伺侯。”我顿时有些发懵,我入宫不过半年,无论是在坤宁宫还是在这庞大的紫禁城中,都是人微言轻,无依无靠,哪里有能办成这样大事的通天本领。我支支吾吾的,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她见我不吱声,又哀伤焦急地恳求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明妃:万贞儿传简介 >明妃:万贞儿传目录 > 第9章 密会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