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故事开始了
云府门外的大街上,停了记记当当十几辆马车,十几个丫鬟小厮正进进出出收拾行装。过路的人嘀嘀咕咕问:“云府这是怎么了?是谁要出远门吗?”
“说是皇城里传了消息,让咱们县主进皇城呢”。
“咱们县主花朵一样美丽,怕是要指给哪位皇子王爷吧”。
“云将军和咱们陛下可是自小的交情,县主当年还是陛下赐名呢,便是太子妃娘娘也当得”。
“快走快走……莫要在这里胡言乱语了……”
北地苦寒,早早入了秋,锦书坐在廊下的秋千,一动不动。如今便是尘埃落定,皇城的口谕已下,不日明诏也就传达,再不入皇城,便是抗旨。嫂子牧通馨牵着侄儿云星河过来,五岁的云星河奶声奶气的说:“姑姑莫要坐在这里了,再待下去怕是要生病了”。
锦书转头的功夫,眼泪便落下了。
她看着牧通馨说:“大嫂,我不想去皇城,也不想当娘娘”。
牧通馨听闻,眼底一酸,落下泪来,锦书不想去皇城,不想让太子妃,可口谕已到,圣旨也在路上,不日就到北地,如今说不想,便是抗旨。牧通馨无法开口劝他,也找不到任何语言安慰她。
锦书看着大嫂落泪,心里难过,也明白此事已无转圜的余地,她看着牧通馨,苦中作乐道:“终归是要嫁人的,幸好是嫁给太子,我小时侯也是见过他的,那我以后是不是就能当皇后啊?”
可锦书心里明白,怕是不能了。太子多病孱弱便是北地也有耳闻,说是赐婚,不如说是冲喜。这一劫若是太子能过,她是太子妃,才是娘娘,这一劫过不去,她就是先太子妃。
大夏皇后凤仪宫
太子萧煜倒没有锦书想的病入膏肓,他虽面色苍白身形消瘦但精神不错,正耐着性子听皇后说为他大婚预备的聘礼。
锦书,云锦书。
他想起他上次见到锦书,锦书才五岁,随父兄入皇城述职,皇后为表亲近,特意留了锦书住在凤仪宫,都说北地苦寒多有风沙,锦书却白白嫩嫩像一座小玉人儿。太子身弱,皇后一颗心扑在他身上,再无子嗣,他又被皇后这样精心养育,不曾与其他兄弟姐妹亲近过,这也是他第一次见到这样小小的人儿。锦书在凤仪宫住了几日,每日夫子走后,他陪着锦书荡秋千钓鱼捉蝴蝶,陪锦书在窗前看月亮数星星,那时他还不曾像如今这样病弱,也能抱起锦书让她摘枝头上的带着露珠新开的花朵。
“母后,快歇一歇吧,锦书还未启程,便是日夜赶路,过来也要月余,不必急于一时”。
“这些聘礼原本就是这些年一样一样留的,看见好的,母亲就留下,不知不觉,竟攒了这么多。你们小时侯也曾见过,本宫还记得那时侯你就很喜欢她,日日牵着她去玩。本来还觉得她长在北地,不似皇城的女子这样金尊玉贵,还怕她不懂规矩,可听你舅母说,北地官宦世家人人称赞县主很是懂礼,风姿气度不比皇城的高门贵女差。她父兄又是那样英雄的人物,如今又蒙陛下赐婚,也不算委屈她”。
“十多年前见过罢了,那时侯也只当她是一个小妹妹。况且,我这身子骨,岂不是白白耽误人家姑娘……”
“你这病将养将养就要大好的”皇后慌忙打断他“儿啊,你这病养养就是要好的……”话还未说完,眼泪先落下来“我儿是当朝储君,她是臣你是君,何来耽误她了,你万不可再这样说……”
皇后稳了稳心神道:“煜儿,如今这情形,母亲不说,你也明白。你外公年事已高,多日不上朝了,你舅父踌躇多年也不过是从三品的光禄大夫,林府的那些门生旧故,也不大得用。煜儿,你虽为储君,可陛下的心意谁又知道呢,娶了云府的姑娘,便是把北地握在手里,你手里有了兵马,日后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