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就让这大雨落下
“粮食无碍,去岁收下的粮食富有结余,淮安近水,粮库本就建在高处,雨刚下起来的时侯下官派人去检查过了,粮食未遭雨,粮库一切无虞。”
“那也要派人守着,若真到了那一日,百姓们必定蜂拥而至,恐生出更大的事端。殿下,如今只有…”
“边防军”锦书与萧炘通时说出口。
“边防军,非战事无虎符无圣旨,殿下如何调得动边防军呢?”
“我亲自去,最近的边防军在营州,今夜就走,凌大人你安排人跟我一起过山,届时凌大人的人往北去皇城送信,我带人继续往东去栾城。无论如何艰难,务必要把信送到皇城,请朝廷支援。皇陵在栾城,若是边防军调不动,还有守陵的三千将士”。
锦书:“殿下,送我过来的宋弋将军是边防军出身,营州那边他也许能说得上话”。
“现在就走,凌长史,我带来的人大都是侍卫和小厮,让他们跟你走,县主的兵跟我去营州。”
萧炘此行带着两个孩子出门,便多带了些人,只是大都是内院伺侯的丫鬟小厮和侍卫,并无多少将士,这些人去城里帮忙可以,守河堤怕是不行。锦书的人都是北地边防军队的好手,萧炘安排宋弋挑了最得用的五人护送凌直锐的人去皇城送信,剩下的人又挑了一部分安排去各处河堤和粮库,还要给锦书留几个人,这一屋子都是老人和女眷,若是乱起来,没有将士可不行。
“锦书,剩下的将士我全带走,我带来的随从和侍卫留一部分给你,两个孩子我也托付给你,驿馆虽此时无事,水若是涨起来怕也撑不了太久,若有情况,带着孩子们去粮库,粮库地高又有官兵把守,我已交代了凌直锐,他随时会派人过来照应”。
锦书慌慌忙忙给萧炘绑蓑衣上的绳结,“殿下,皇子前去调兵,虽是无奈之举,可也不合规矩,殿下不如直接去皇城。”
“去皇城和去营州虽都要过景山,但是路线完全不通,去皇城要蹚水,若是水没退去,救援的将士既要蹚水还要翻山,营州过去都是高地,人会走的更快一些,去营州是最好的选择”。
“殿下…”
“我知道你担心什么,眼下,这些事情也顾不得了,淮安若无外援,一城的百姓就只能等死,纵然不是为了别人求生,咱们自已也要活”。
“殿下放心,七皇子和小公主我一定会照顾好,殿下留下的人,我也会照应,殿下自已也要小心,眼看就要天黑了,殿下连夜过山,一定要小心”。
萧炘只带了不足二十人骑上马冒雨离开,既要过山,那人不能太多,护卫锦书的宋将军本就是边防军出身,他虽在北地边防任职,营州边防倒也有旧友,由他亲自挑选了三十人,萧炘实在不放心驿馆里的老老小小,给锦书留了十人,剩下的全部带走。
这一夜过的实在是不安生,雨还是在下,天将明的时侯又起风,驿馆地势高,一时半会虽说淹不到,但是风吹得门框呼呼作响,锦书昨夜陪着两个孩子宿在正殿,清早刮起大风,风声把窗户吹的呼呼作响,先是吓哭了萧炏,萧灵醒来没看见萧炘,外面又狂风暴雨,也不禁哭起来,只是她没有萧炏鬼哭狼嚎,放声大哭,自已默默流眼泪。锦书瞬间一个头两个大,招呼云烟云雨和嬷嬷们七手八脚给孩子擦眼泪换衣服,萧灵脸上还挂着眼泪,爬过来抱住锦书“云姐姐,外面刮风下雨,四哥办事要什么时侯才能回来?我有点害怕。”
“公主不要怕,我在这里陪着你们呢,四殿下很快就会回来的。”
过景山去营州,虽不用蹚水,但是路更远一些,过山又不能骑马,纯靠双腿走,昨夜怕是整夜都在赶路,调来的军马恐怕也只能从景山过来,路上就会耽搁,一来一回怕是最少也要四五日。
早膳的时侯,锦书交待王管家,理一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