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倦鸟无心
转眼间,时光已然流转到了暮春时分,付清月对沈玉卿的离开仍然难以释怀,内心深处始终萦绕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执念。她绞尽脑汁地思索,却始终无法理解他为何如此沉默寡言、悄无声息地转身离去,竟然连一句道别的话语都未曾留下。
偶然间,她漫步至那座晚山亭内,轻轻地拨动琴弦,弹奏出昔日沈玉卿悉心教导给她的琴曲。自从他不辞而别以后,她便再未寻觅其他琴师指点迷津。因此,她的琴艺水平仅仅停留在了只通部分乐曲的程度。此时此刻,晚山亭里的茶花早已凋零殆尽,宛如沈玉卿离去时那般毅然决然。它们曾在她心底绽放得无比绚烂,如今却一朵朵地坠落,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哀伤与遗憾。
付清月凝视着亭子里那些残败的茶花,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往昔岁月。那个身影再度浮现在眼前——他向来都是这般木讷少语,似乎将所有情感深深埋藏在心底最隐秘的角落。在此期间,她也曾恳求父亲代为探寻沈玉卿的行踪,自已亦派遣人手四处搜寻,然而结果却是一次次的失望与落空。
就在此刻,沈玉卿静静地伫立在窗前,目光所及之处,恰是一片繁花似锦的景象。春风轻拂,五彩斑斓的花瓣如雪般纷纷扬扬飘落,构成一幅如梦似幻的美景。
然而,他的内心却如通一潭死水,毫无波澜。脑海中不断闪现出与付清月共度的点点滴滴,那份眷恋与思念愈发浓烈,却又不知该如何面对这段错综复杂的感情……付清月,那个在他的生命中肆意盛开过的姑娘。那天她的琴弹的虽然不是多么的高超,但她那天真无邪的笑容却留在了他的心中,经久不绝。此后,全靠回忆支撑着。
那日,他离开付府。走之前他向付尚书坦白了一切,所以当付清月向他诉说这件事的时侯,付尚书对于他的离去没有丝毫的诧异,他在第一次见到他时,那周身的贵气与淡然,就猜出了他一定不是寻常人家。
果不其然,在他得知沈玉卿是曾经那位琴艺绝佳的大师的徒弟后,还是表现出了很震惊的情绪。虽然他平日里日理万机,不曾听闻外界的事,但他也听说过那名大师的传说,相传,那名大师的琴音“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尽管不知道这件事是不是真的,但能请的起他的都是一些有名的名门望族。
所有听过他的琴声的人都念念不忘,最令人心向神往的,是他的那把古琴,据说可以引出百鸟相和,与万物通灵。可惜,据说那名琴师走的太蹊跷,他的那把足已传世的琴谱至今仍下落不明。也并曾听说过他有什么亲传弟子,所以众人只当这是令人惋惜的一段陈年旧事罢了。
这厢,付尚书得知了他是那名大师的徒弟后,再与之前所见结合起来,便不奇怪了。沈玉卿提及至此,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悲伤之情,他目光黯淡地望着对方,缓缓开口向付尚书坦白道:“想当初,我的师父离开人世后,由于他一生都未娶妻成家,膝下亦无子嗣承欢,于是我便携带着他的一部分遗物以及那足以流传于世的珍贵琴谱,四处藏匿以求自保。然而,天不遂人愿,此事不知怎的竟被那些对师父遗物心怀叵测、虎视眈眈的王公贵族们得知,他们如饿狼扑食般找上门来。不仅蛮横地抢走了琴谱,还因这些物品的归属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斗与骚乱,最终一把火烧掉了琴师生前的所有物品。
在那场惊心动魄的混战之中,我拼尽全力才勉强保住了这把琴——它可是师父生前最为珍爱的宝物啊。若不是如此,恐怕它也早已葬身火海。只可惜,当时我实在力竭难支,最终还是晕厥于路旁。就在我命悬一线、气息奄奄之际,幸得贵府千金出手相救,我才能够侥幸存活至今。”
说到这里,沈玉卿稍稍停顿片刻,似乎想要平复一下内心翻涌的情绪,然后继续讲述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再后来,命运弄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