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6 章发展计划
种期许。

    人民军将保留五个军的编制,伊宝忠为第一军军长;徐小虎为第二军军长;王小强为第三军军长;梁江涛为第四军军长;刘佳为第五军军长;沙瑞金为警卫团团长;杨致远为工程兵军团军长。

    第一军和第二军,配置一个蒙古骑兵军和一个工程兵军,兵力在两万人规模,并授权成立蒙古仆从军。

    第三军、第四军、第五军,被列入大蒙古国第二战斗序列,每个军的兵力暂时控制在三千人规模,要将河套地区有限的资源,全部集中在第一军和第二军。

    杨致远的工程兵军团人数为十万,分设十个军;警卫团兵力为一千人,全部装备新式武器,下设火炮营、火枪营、特战营。

    大蒙古国的第三战斗序列是民团,民兵是接受过军事基础训练的青壮,无战时务农,有战时为人民军辅兵。

    在讨论过程中,马超否决了中华帝国的创建,给出的理由是时机还不成熟,要等黄埔军校和黄埔学校毕业生,大规模配置到军政基层单位后再议。

    人民军在南下战役、西征战役、河套战役中,缴获了几十万头牛羊,几十万石粮食,数万套甲胄武器,还有价值两百多万两白银的财货。

    其中最为马超看中的,就是随军而来的五十多万人口,以及正源源不断涌来的大明国百姓。

    这些人口,就是河套地区未来发展的最重要资源。

    在这次大讨论中,马超毫不吝惜的将所有缴获全部分配,对参战部队进行军功奖赏。

    马超提议,在河套地区为所有阵亡士兵修建纪念碑,以及精忠祠堂。

    为贺人龙单独修建陵园,将王朝、马保国、贺锦等阵亡将领,以及三千二百名阵亡的明军安葬其中。

    所有明军家眷,将会被安置在陵园周边建村设乡,与人民军伤亡士兵一通享受三年赈济,十年免税的优待政策。

    赦免潼关卫所有被俘士兵的罪责,给予他们自由迁徙、参政议政、享受教育的一切民主权利。

    将在河套地区修建小学三百所,中学一百所,黄埔军校和黄埔学校,将成为大蒙古国最高学府,其规模将在五年内扩大十倍。

    在中华法典中增设教育保护法,勒令所有七至十五岁的孩子接受教育,并享有免费食宿、免费教育、免除劳役的特别优待。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1我简介 >1我目录 > 第6 章发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