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章 郑秀才的考验
    次日,杨大勇牵牛弄好牛车。

    一头大水牛,浑身漆黑,四蹄为白色。

    是和二叔公杨大牛家共通养的。

    先到李村长家弄一个条子,路引。

    出村子需要村长知道,出镇子需要里正知道。出县,需要县令知道。

    如何证明?就是路引。

    四人坐上牛车,杨高手里拿着一根竹条,随意甩了一下,吆喝:“上意(看路)。”

    白蹄大水牛便向前走,很通人性。

    牛车在土路上行驶起来摇摇晃晃的,若是不习惯的,肯定上吐下泻的。

    对于爷子孙四人来说,可谓家常便饭。

    就算是杨砺,杨虎,那也是骑牛高手。

    那是,放牛一小时,骑牛半小时。

    非常适应白蹄水牛的节奏。

    一个时辰后,远处可见一个镇子,房屋沿着金牛道两侧分布。

    金牛道是蜀中通往关中的重要道路。

    清河镇恰好处于交通要道上,缺点是太靠近成都了,只承担了商队的食漱功能。

    但也非常繁华,时不时可以看到马队,动不动就是近百匹驽马运货。

    小镇上最赚钱的买卖是马厩,牛棚,以及售卖吃食的。

    因此,还未靠近,老远便闻到了一些味儿。

    那是大便的味儿,镇子外有数千的拴马桩,拴牛棚。

    也方便,杨高去交了20个铜板,将牛拴好,若是需要喂牛,另外加钱。

    牛嚼马食也分等级,普通草料,精食料。

    只拴牛,20个铜板。

    四人先去里正家走去。

    里正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镇长。

    古代皇权不下乡,只到县一级,乡就是镇,仅仅是称呼不通。

    里正名为张大富,是个地主老财,身材胖墩墩的,面色总给人一种温和的笑意。

    里正家中,张大富捋了一下胡子,看了看杨高,见其身材高挑厚壮,问道:“你要从军?”

    杨高回答:“啊,没错。”

    张大富点点头,“有没有试过硬弓?”

    杨高如实回答:“没有,只有家中不足一石的小弓。”

    张大富:“也对,是我糊涂了。看到那儿没,有两个石锁,举了试一下。”

    杨高快步抓起石锁,稍稍有些吃力,连举两次。

    能够举起来,说明双臂之间至少有三百斤力量。

    张大富:“好。”

    说完,将写好的文书,将墨迹吹干。

    张大富:“文书拿好,今年之前到成都报备,你准备到哪里从军啊?”

    杨高试探说出想法,这个想法就连老爹杨大勇都没说过,“听说陇西经常打仗,我准备到陇西投军。”

    张大富立即竖起大拇指,“好,好,朝廷就需要你这样的,有志向的士卒。这样,到时去成都,我带着你去。”

    杨高咽了一下唾沫星子,点点头。

    走出里正张大富家中,杨高还有些头重脚轻的。

    ……

    镇子西侧,清河上游。

    有数棵高大的柳树,柳树下有学堂师塾,现在是放假时间。

    古代私塾也是要放暑假,寒假的。

    等立秋后开学。

    距离立秋也没几日了。

    三人来到柳树下,就有下人门房上前询问:“老丈,是送孙子来上学?”

    杨大勇拱手,“嗯,郑秀才没在?”

    “在呢!我帮你问一下。”

    数息后,郑秀才走了出来。

    郑秀才是中老年人,大概四十多岁,头发,胡须异常旺盛,记脸的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青云之路:科举之途简介 >青云之路:科举之途目录 > 第2章 郑秀才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