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听信谗言.
自打徐清越死后,微生润玉也便称病还乡,从此以后远离是非。
长孙惜蓉皇后也得知了徐清越被人勒死于宫中的消息,在震惊之余后,便冷静了下来。
她知道一切皆是澹台君御搞的鬼,先是芊怡辰,后是徐清越,只怕,下一个便会是微生润玉。
现在的朝堂,水深火热,伴君如伴虎,桃夭国现在的形势也很不乐观,先是芊怡辰坠崖,生死未卜,后又是徐清越被人勒死,只怕下一个便是微生润玉。
果不其然,第二天的朝堂之上,就有人污蔑微生润玉想要谋反,并表示微生润玉手握兵权,只怕会有谋反投敌之心。
这句话,就跟芊怡辰在的时侯是一样的,长孙惜蓉皇后不愿意看见朝堂之上再有大臣再无故伤亡。
“陛下,微生润玉对您忠心耿耿,切勿听信谗言,伤害忠臣,微生润玉和徐清越一样,都对您忠心耿耿,绝无谋逆之心,还请陛下不要因为莫须有的谗言杀害忠臣,兰陵王如今生死未卜,只怕已经遭遇不测,兰陵王在的时侯就如通微生润玉一样,忠于主上,绝对没有任何谋逆之心,还请陛下知人善用,以民心为重,多为百姓考虑。”
“陛下,自古以来都是忠言逆耳利于行,还请陛下详知,为桃夭国考虑。”
朝堂之上的大臣在听见长孙皇后的话后,纷纷附和。
“是啊陛下,陛下万不可听信谗言杀害忠臣啊!”
“是啊,陛下,微生润玉对您忠心耿耿,这是有目共睹的。”
“陛下,现在兰陵王生死不明,若您再将微生润玉杀害,以后谁来带兵打仗?微生润玉精通政治,如果微生润玉死了,只怕,朝堂之上,再无重臣。”
“陛下,您就念在君臣一场,放了微生润玉吧!微生润玉之前可都是和兰陵王,徐清越这等忠臣在一起,怎么可能会有谋反投敌之心呢?”
眼看朝堂之上十分躁动,澹台君御怒气冲天,他大手一拍,朝堂之上顿时鸦雀无声。
“够了,你们一口一个忠心耿耿,一口一个忠臣,可如今,却无一人听从于朕,这江山,到底是朕的江山,还是他微生润玉的江山?你们不必拿兰陵王说事,区区一届女子罢了,即便晓勇善战,可只要朕在一天,她就必定在朕之下。”
朝堂之上,再次鸦雀无声,还没有等长孙皇后开口,就有人开始附和。
“圣上说的没错,这江山都是圣上的,就算芊怡辰立下赫赫之功又如何,她只是一届女子,又不会名垂青史,再厉害也还是圣上的大臣,必须臣服于圣上。”
说话之人正是朝堂大臣明之范,明之范早就看不惯徐清越他们这一行人了,他见识过芊怡辰的本事,自是知道澹台君御十分忌惮芊怡辰,他也十分讨厌徐清越这一伙人,尤其是他看见芊怡辰和微生润玉这伙人聚在一起商谈,他心里的怒火就越大,觉得朝堂都要被他们所掌控了。
尤其是当他得知澹台君御曾要将芊怡辰纳入后宫当妃的时侯,他对芊怡辰的恨意就更加明显。
即便他知道芊怡辰已被赐婚,可他并不相信芊怡辰会有所收敛。
并拿出芊怡辰杖责城遥川二十大板的事情,控诉芊怡辰心胸狭窄,无一点度量,果然是最毒妇人心。
巧的是城遥川也正好在场,他虽被芊怡辰杖责二十大板,可也毕竟是他有错在先,更何况他已然知道了芊怡辰为何收取贿赂的原因,无非是怕功高盖主惨遭猜忌。
于是城遥川断然站出为芊怡辰辩解,“圣上,芊将军为人正直,她杖责我,也是我有错在先,还请陛下万万不能被奸臣蒙蔽,现在兰陵王生死未卜,还请陛下开恩,念在君臣一场,放了微生润玉吧。”
眼看朝堂之上的气氛十分躁动,澹台君御也自知不能操之过急,如果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