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章 陈长青
    小柳村在晨曦的微光中醒来。

    陈长青一身粗布短打背着竹篓走回村子,手里提着用柳条串在一起的三尾鱼。

    背篓里是带着露珠的野山茶,鱼是清水河里特有的银鳞雪鱼。

    都是村西修远学堂习先生喜欢的。

    修远学堂只有一位先生,名为习秋实,六年前来到小柳村并建了这座学堂,教授村子里蒙童。没人知道这位先生的来历,却都知道这位先生应该很厉害。对小柳村这样偏远的山村来说,习先生表现出来的才学足以惊为天人。

    每到年节时,习先生就会在学堂门口摆上案桌给村民写对联,数百户人家的村子也不算小了,这六年来就没见有重样的。

    陈长青推开学堂大门,绕过照壁,沿右侧墙角去到南屋。

    南屋是习先生的厨房。

    陈长青把三尾银鳞雪鱼解开放入门边专门养鱼的水缸里。刚一入水,鱼哗啦啦拍打着水面死命往缸底钻去,似乎很快便发现了这水里空间的狭小,慢慢都沉入水中安静了下来。

    陈长青扶了扶缸中的莲花,几片绿色的莲叶静静的漂浮在水面,莲叶中一颗晶莹剔透的水珠轻微晃动。两枝翠绿莲枝高高的立在中央,顶上的花苞已经泛出一些淡淡的红,快入夏了。

    推开南屋门,揭开转角水缸竹子编制的缸盖,昨天打记的水缸里水还足够,便又盖回去。

    灶台上放着一本书,上面压着一串铜钱。

    陈长青从铜钱串上取出十六枚铜钱放进衣兜,然后拿起书看了眼,今天的书比往常的更厚些——《天元志》。陈长青松了口气。终于有了自已真正想看的书了。

    把书慎重的放进衣襟里,转身来到院里。从晒架上取出空簸箕,将野山茶倒进去再均匀拨开,把簸箕放到东面树荫下,随后背起空背篓走出学堂。还没到上学的时间,陈长青便带上了学堂大门。

    草帽巷在小柳村最北边,陈长青的屋子在草帽巷的最北边,也就是村子北村口。

    据说从北村口一直往北便可直达京城——这简直就是玩笑。

    土墙稍显破败,已经有几处崩塌出了缺口。也该抽时间重新砌下了。门口的对联也已褪了颜色,却得等到年节才能换新的——整个小柳村只有陈长青的对联是自已写的。

    六年前陈长青八岁,习先生刚开始招收学员,当看到陈长青门口的的对联便放弃了招收他当弟子的想法——雅室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字L飘逸刚劲,俨然已有宗师气度,如此才情自然出自高人,儒家均称君子,还让不出抢夺他人子弟的事来。

    推开吱呀作响的院门,院子里的蔬菜越发青翠,几处瓜藤也已经爬记了竹架,并孕育出了好几簇花苞。

    随手将背篓放在墙角,从井中打出一桶水,挽起裤管简单冲洗了下便穿上草鞋走往堂屋。

    通样是土坯的屋子,虽然简陋却收拾的很是整洁。也没办法不整洁,一个供奉着双亲牌位的神龛,一张四方桌,四条长凳,便再无他物。桌上一套陶土的茶具,是六年前自已烧制的,虽是土色,却很是精美。

    陈长青随意在桌边坐下,从衣襟里取出《天元志》放在面前,拿起一只茶杯给自已倒了一杯茶。一大早泡上的茶,此刻带着些余温,喝着最是解渴。一口干掉一杯,再又倒了一杯放在边上,伸手翻开了书页。

    陈长青几乎每天都会给习先生送一些山野味,一来给自已赚取些银钱,二则可以混在学堂边偷听些当下的知识。偶尔也会去自已隔壁的神霄小观,神霄小观也只有一个老道士,两进的院子修建成的道观,观里供奉着三清神像。老道士通样喜欢野山茶,还有山野间的野山菌。只是野山菌得分时节,所以尽管老道士总是叫陈长青经常去他的神霄小观听他讲道家学说,但陈长青也不常去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道途行简介 >道途行目录 > 第1章 陈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