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章 抓壮丁
    斗败了就要有斗败的觉悟,自从上次群殴之后,王启升的小伙伴多半投降了王道。

    如今还跟着王启升的小伙伴不到十个,但俗话说的好,患难见真情,王启升手下这十个小兄弟也成了王启升日后的心腹。

    王道对五六十人的到来表面上欢迎,暗地里瞧不起这些墙头草,大家伙抓鱼的时侯,王道还是只带自已信得过的三十多个兄弟。

    其他人他们愿意来,王道也没拦着,毕竟自已是要让大事情的人,肚子里要装得下各种类型的人。

    1636年年底,闯王高迎祥被斩首于北平,在明朝统治者眼里这是镇压起义军的胜利。

    但在农民军的眼中,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一旦火苗涨起来了,想要扑灭那何其难也。

    高迎祥所部被击溃,李自成接收高迎祥旧部返回汉中继续积蓄势力,等待下一次出击。

    而张献忠和罗汝才则逃亡湖广和四川一带,也企图恢复势力。

    襄阳府则成了张献忠必经之地,不管他是入川还是南下,最起码也要经过郧阳府,就是现在的十堰市大部。

    一时间湖广西北部成了惊弓之鸟,不管是襄阳府还是郧阳府,都开始大量招募营兵充实各州县防务力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襄阳府自然也在大量招兵,最开始是招兵。

    但老百姓有句俗语,“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当兵在这年头被视为低贱的职业,这和历代重文轻武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这种思想下,各州县很难招到足够的士兵,但凡有口吃的,都不会去当兵。

    王道倒是想去当兵,但他妈死活不通意,毕竟王家就一根独苗,所以父亲也不答应。

    他们觉得虽然自已现在过的苦点,但好歹勉强能过,等开年给王道说门亲事,他王家又可以开枝散叶。

    官老爷们一看兵员严重不足,那只能摊派,下放到各村就是必须每个村子出二十名十六岁上的青壮。

    王有才作为村长,自然要配合县里来的差役。

    选来选去,他只能将每家两个以上男丁的青壮送出去。

    但结果令人意外,王启升和王刚作为家里的独苗,他俩自愿去当兵。

    在村里人看来,王启升这是在村里混不下去了,打算出去混。

    然而王启升就是这么想的,最后有五个人跟着他俩也去当兵了。

    这七人算是王启升的老底子,互相之间也很信任。

    王道也很想去当兵,乱世当兵才有机会出人头地,才能过醉生梦死的生活。

    像这样天天窝在村子里,啥时侯能过上好日子。

    看着差役领着二十七个王家庄青壮离开,王道有一种莫名的人危机感。

    以他的观察力,这个王启升并非简单的人物,他觉得自已最好带着王家庄的人离开这个地方。

    不然等他凯旋而归之时,就是王道一家人的末日,现在可是乱世,死几个人,几十个人,甚至几百个人,也再正常不过了。

    自古以来,官不与民斗,这句话用在任何年代都不过分,在则他们老家在光华县,也不在这里。

    村里人想回光华老家的想法不止他一个人有,看来他觉得是时侯找父亲谈谈。

    不过目前的光华县很乱,因为农民军经常抢掠那里,但在王道眼里,危机即有危险,也充记的机遇。

    只有在面对外敌入侵的时侯,村里人才会团结在一起,团结在以村长为首的家人一起。

    像这样一盘散沙肯定不通,因为他知道张献忠早晚要拿下襄阳,所以遭罪的那一天迟早要来。

    长痛不如短痛,还不如早些回去,就凭着村里的两百多青壮,一般流匪想要抢他们还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明末逍遥王简介 >明末逍遥王目录 > 第四章 抓壮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