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好女百家求
,小瑜自已也有一手刺绣手艺。
自从大虞的开国皇后解放女人的政策实施后,现在这世道对女子的束缚没有以前苛刻,如今女人也可以在外让工,有专门请女子让工的商铺。将来他们应该过得不差。
但是这都是秋婶子的一人之言,顾父和顾母也没有盲目全信。而且这些都是外在的条件,还得打听一下他们父母的脾性和这后生的品行如何。如果有些不为人知的不良癖好,岂不是害了女儿一辈子。
前些日子。隔壁桃李村的杨童生家先请人上门说和了,
这个杨童生家里有三间大瓦房、三亩良田,他父亲前几年已经去世,现在只有一个病弱的老娘。和叔伯也早已经分家。
虽然家弱了些,但杨童生本人长相和学识都不错,在书院就经常受到夫子的夸赞,16岁就考上了童生,只是时运不济考了两年还没考上秀才。
如果嫁他,凭借小瑜的刺绣手艺,加上我们家帮衬一些,熬几年小瑜有可能就是秀才娘子,甚至举人娘子了。
顾小瑜小小年纪就离了家,顾家本就亏欠了她。加之她本人又长得好又能干,有得选的时侯,顾父顾母都想给她挑个更好的。
几番合计,顾家夫妇心里也有了大致的想法。
“大姐,秋婶子,真是辛苦你们走这一趟了,听你们说这两家的确都是顶好的一门亲事。”
“但是你们也知道,我们小瑜刚回家不久,我们家又自小就亏欠了她,这亲事我和她爹自然要慎重考虑。”
“你们给我们些时日,我们一家合计合计,到时侯再给你们答复。”
“嗳,好女百家求,这道理我懂。那你两就好好合计合计。这真是很不错的一桩亲事,你们家合计好了给我一个准信,我好回复季家。”
秋婶子也知道最近村里很多人家来顾家打探顾小瑜的亲事,所以也不过多纠缠,就利落的告辞了。
顾大姨也跟着道“那我也先回家去了,等你们家有消息了,就告诉我一声。对了家的辣椒,瓜果最近结了很多,你们可以到我家里摘点。”
顾父和顾母将大姐和秋婶子送出院门后,看了眼在院子里晾衣服的女儿,回到屋里喊来了大儿子。
顾母道,“大哥儿,最近来家里向你妹妹提亲的人家中,我和你爹看中了其中的三家,但是这里面有两家不是本村的,他们的情况我们了解不多,还得让你去他们村打听打听。”
“一家是槐树村的季家的三子季子言,一个是桃李村的杨童生。仔细打探一下他们父母的为人,家里有没有什么大问题,还有关于他们个人也多打探打探。”
“切记,仔细探查,不要贪急,还要稳重行事。”顾父,不放心的叮嘱道。
“好嘞。”顾大哥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