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6章 老爷子,尝颗糖
    朱怀心中感慨万分。

    仅仅是出于大明能有老黄头这样的好官这一点。

    然而此刻,他也陷入犹豫。

    他见识过应天府的繁荣景象,也洞悉了繁荣背后隐藏的困苦。

    他目睹过士大夫们为大明劳心劳力的身影。

    也见过贤良官员为大明忧虑操劳的模样。

    他看见一位风烛残年的耄耋老者,依然挺身为大明百姓鸣不平。

    同时,他也预见了数年后朱老爷子驾崩后,国家动荡,靖难烽烟四起的未来。

    他明白盛世之下潜藏的刀光剑影。

    也许那场面壮烈宏伟。

    但又有谁曾深思,在这豪情壮志的征战背后,挣扎求生的大明百姓?

    他思索着,在朱老爷子去世后,能否提前于朱棣一步,率先发起变革。

    如今他对这些流民接纳有加,何尝不是在培养自己的亲信力量?

    然而此刻他的内心却不再平静。

    “你想什么呢?”朱元璋饶有兴趣地看着朱怀。

    朱怀摇摇头,苦笑回应:“没什么,只是在想如果大明的所有官员都能像您一样就好了。”

    朱元璋挥手道:“胡扯!那些人就像牛,不抽一鞭子,他们才懒得去观察、思考和行动呢!”

    朱元璋紧咬牙关,然后放松下来:“不提这些烦心话。”

    朱怀点点头,说:“走吧,出去转转。”

    在蒙蒙细雨中,朱怀陪扶着朱元璋,漫步在应天府街头,体察民间百态。

    尽管流民问题暂时解决,清晨的应天府依然是那个充满活力的大明皇城!

    临河街道上,各色小吃店铺在淅淅沥沥的雨中开门迎客。

    一个个摊位上的炉火烧得通红,暖意融融。

    来自胶东的师傅揭开热气腾腾的蒸笼,面食的香味弥漫四方。

    一位留着弯曲如钩的大胡子老人,用竹夹小心翼翼地从炉中取出刚烤好的芝麻胡饼,整齐地码放在竹篮里,那金黄酥脆的芝麻胡饼香气扑鼻。

    街上还有肩挑扁担,沿街售卖糖果的小贩。

    “老板,来点软糖。”

    朱怀掏出几枚铜钱递给了肩扛扁担的汉子。

    “好咧!”

    这里的市井气息和生活气息令人舒畅愉悦。

    朱元璋咧嘴笑了。

    这是他耗费二十四载光阴,日夜不停治理出的太平江山!

    “老爷子,尝颗糖。”

    朱怀剥开软糖纸,递到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有些不屑:“不吃,没什么滋味,又不顶饱。”

    朱怀无奈一笑:“怎么只有饿的时候才吃呢?就当消遣,吃一颗吧。”

    朱元璋摆手拒绝:“我不喜欢甜的,更爱吃蒜瓣。”

    朱怀无可奈何,不顾朱元璋是否同意,直接把糖塞进他嘴里:“别倔了。”

    朱元璋一边碎碎念叨,一边皱眉抱怨,然而脸上却洋溢着喜悦,显露出这位老人嘴硬心软的一面。

    “味道还不赖,不错嘛!”

    朱元璋做出评判。

    “小时候咱饭都吃不起,更别提糖了。”

    朱怀满面笑容地道:“现如今咱们富裕了,你想吃多少,我就整筐整筐地买给你。”

    朱元璋连连摇头:“太破费了!”

    东宫之内。

    朱允炆仿佛失去了魂魄,如同飘荡的幽灵般回到了寝室。

    回宫后,他把自己关在书房里。

    书房内堆满了各式酒坛。

    朱允炆一杯接一杯地饮酒,原本白净的脸庞逐渐显露出惊恐、忧虑、无助以及自卑等种种情绪。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不装了,我祖父是朱元璋简介 >大明:不装了,我祖父是朱元璋目录 > 第26章 老爷子,尝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