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1章 皇爷爷心里已经定了人选
    夜幕降临。

    朱元璋仍然沉浸于堆积如山的奏疏之中,有两份来自户部的奏疏被他特意挑拣出来。

    他的眉头紧锁。

    一份来自关中长安的奏疏,恳请朝廷增援粮食五万石以解旱灾之急。

    另一份来自江南苏州的奏疏,请求朝廷拨付三万两白银以疏浚新安江淤积的泥沙。

    朱元璋将奏疏的内容抄录在纸条上,随后继续批阅其它奏疏。

    他本打算多批阅一些奏疏,但目光触及龙案下那张金黄色的圣旨——那是朱元璋册封朱怀为吴王的诏书,他将其取出细看,继而微微一笑。

    “吴王,嘿嘿,可惜啊,现在老头子还不能授予你,不过不用担心,早晚的事。”

    想到那个小子上蹿下跳的不断提醒自己早睡,老者不禁心头一阵温暖。

    “今晚咱就不批阅得太晚了。”

    朱元璋向陈洪交代完,便准备休息。

    不多时。

    朱允炆捧着一碗热腾腾的面条来到奉天殿门前。

    “小二爷,老太爷已歇下了。”

    陈洪谨慎地向朱允炆禀报。

    朱允炆心生疑惑,今日皇祖父仿佛休息得格外早。

    他没有追问,仅是颌首回应:“劳烦了,我明日再来看望。”

    次日清晨,朱允炆早早起身,手捧一碗面,再度前往奉天殿。

    奉天殿的大门已然敞开。

    朱允炆以为皇祖父正等待他,于是便恭谨步入殿内。

    “皇爷爷。”

    唤了两声,只见摊开在案几上的奏折凌乱,他轻声道:“看来爷爷还未起身。”

    如同平日一般,他小心翼翼走近案几,将热气腾腾的面条搁在一旁,接着开始整理朱元璋散乱的奏章。

    突然间,他愕然!

    一本尚未批复的奏疏赫然置于案头,明确记载着册封朱雄煐为大明吴王一事。

    朱允炆面色白皙,瞬时涨红,双拳逐渐紧握,牙齿深深咬住下唇,剧烈颤抖,几乎要把那鲜艳的唇瓣咬破。

    他定在那里良久,继而缓缓低下头,眼中满是愤懑之情,难以掩饰。

    他深知吴王这一封号意味着什么。

    当年父亲尚健在时,其母曾试探性地问过朱标,在朱雄煐去世后,作为东宫长子的朱允炆是否能被封为吴王。

    然而此举却遭到了朱标的严厉责备。

    只因吴王这一荣誉,在皇家之中意义重大,几乎是不可能被皇祖父轻易授予他人!

    但如今,皇祖父竟然早已做了这样的决断!

    为何如此?

    朱允炆愣愣地盯着那道圣旨。

    这九年里,是我在日夜陪护您。

    这九年里,我履行了一个孙子应尽的孝道。

    我陪侍您九年,照料您九年,孝敬您九年。

    他呢?

    他才出现不过短短一年,为何您对他如此偏爱!

    他心中充满不甘。

    我是大明正宗嫡长孙!

    本应是我!

    这些年来,我研读了多少经籍?

    翰林院中的士人们无不对我的学识赞叹不已,无人不对我褒奖有加!

    这些年来,我一直遵循臣子和子孙应有的礼节,行事稳重、不事张扬,即便朝廷重臣也都对我赞赏有加。

    然而如今,获封吴王的,竟然是大哥!

    朱允炆用力捏紧拳头,颤抖地拿起那碗热面,一步步走出奉天殿。

    返回东宫后,他愤愤地将那碗面摔在地上,摔得粉碎!

    “孩子,这是怎么了?不是去拜见老爷子了吗?”

    吕氏快步上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不装了,我祖父是朱元璋简介 >大明:不装了,我祖父是朱元璋目录 > 第31章 皇爷爷心里已经定了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