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往后几日,盛云瑶依旧鲜少外出,大多时候都在书房补落下的课业。</p>
直到回学堂的前几日,她才跟着盛夫人,去沁园给老太太请安。</p>
沁园是盛老夫人的寝居,两旁种着桂花树,桂花虽已凋敝,却依然散发着缕缕清香,沁人心脾,不负沁园之美名。</p>
“祖母。”盛云瑶人还未进去,倒先是喊上了。</p>
“心肝,快来祖母身边坐。”盛老太太道。</p>
盛云瑶一坐过去,老太太身边伺候的丫鬟便递了只暖手炉给她。</p>
老太太打量了她几眼,道:“今日瞧着脸色倒算得上红润。”</p>
盛夫人在一旁笑道:“过几日就该回学堂了,今日带她特地来与老祖楚说一声。”</p>
盛老太太皱起眉,心疼不已:“阿瑶这身子才刚好些,何必这样急?”</p>
盛夫人笑意不改,道:“老祖楚,还有三月便是六艺考核,阿瑶射艺还未通过,不紧迫些如何使得?断不能丢了国公府的脸面。”</p>
大燕普通女子虽盛行无才便是德,可京城贵女学业繁重,得通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考核,如若哪家姑娘六艺极差,那是令家族蒙羞之事,而六艺极佳的,能被评为女才子,光耀门楣。</p>
盛云瑶上一辈子的这会儿,身子羸弱,被射艺跟御艺拖了后腿,才失去了评选“女才子”的资格。</p>
直到成婚后的前几个月,跟着楚绪学会了骑马射箭,且水平不差,这辈子倒是能争取争取。</p>
盛老太太最在意的,就属这国公府的荣耀,贵胄子弟也绝不会娶一位六艺都未通过的女君,遂不再阻拦,可心中的不舍半分没消减。</p>
“祖母,我已经无碍了,您不用担心我。”盛云瑶拉着她的手宽慰她道。</p>
盛老太太点点她的额头,责怪道:“既然无碍了,前几日倒不见你来我这请安。”</p>
虽然是责怪话语,但语气却是宠溺。</p>
盛云瑶道:“我一直惦记祖母呢,只是欠下的课业太多,不得不待在书房补功课。”</p>
老太太耳提面命道:“这回可得把射艺通过了,别教我出门作客都抬不起头。”</p>
盛云瑶最是清楚老太太有多在意国公府,认真保证道:“祖母,我定拿个好成绩回来。”</p>
老太太满意地点点头,让如意带着她到偏房吃点心。</p>
随后才看向盛夫人:“听说你明日去宣王府拜访,我也准备了谢礼。”</p>
“辛苦老祖楚了。”盛夫人道。</p>
盛老太太道:“你夫君未继承国公府爵位,想要前程只能靠走仕途,宣王正得圣恩,真远与老三想要一帆风顺,就绕不开宣王,如何能怠慢宣王府?我亲自准备才显诚意。”</p>
老太太口中的老三,便是盛夫人的儿子、盛云瑶的兄长盛诤。</p>
“老夫人费心了。”盛夫人却清楚,老太太不单是为二房打算,恐怕大房也想攀上宣王。</p>
盛国公府走下坡路,是不争的事实。</p>
大房当初是想把盛苒嫁进宣王府的,前后费了不少心思,不过被眼高于天的宣王妃回绝了,世子的态度,自然也是没瞧上阿苒。</p>
盛苒是盛国公盛真修的嫡女,貌美又不失才华,本来是心高气傲之人,却卑微写信求着楚绪见一面,对方却连回信的心思都欠奉。</p>
盛苒因此黯然神伤许久,后嫁去了卫家。</p>
大房为了盛苒的脸面,这事虽然做得不漏口风,但盛夫人还是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