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9章 死谏,递刀
    就连李贞也替宋圭捏一把汗,自己敢犯颜直抒,那是因为有个好爹,宋圭寒门出身,能爬到这个位置纯靠自己的能耐和皇帝的赏识。

    好在靖帝虽然狠辣狡黠,但绝对算得上个明君,这点胸襟还是有,并没有斥责。

    继续道:“此事就这么定了。”

    曾清却不依不饶,扑通跪在御阶前。

    “此举实在不妥,恳请陛下三思。”

    另外几位也紧随着跪下,“恳请陛下三思。”

    就连周清泉也不得不从众跪下,但喊声却要小得多。

    七位御史,只有谷文,姚敬没有两位没有参与。

    靖帝神色微忿,“此事不必再议。”

    几位却使出死缠烂打的惯用伎俩,“恳请陛下三思。”

    靖帝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们让朕怎么办?”

    几人面面相觑,良久,曾清泉缓缓开口。

    “老臣认为魏大人先前的安排就挺合适,世子词赋,有目共睹,当发扬其长处。何况靖北王戍卫边疆,手握大权,世子若再任实权,恐惹非议。陛下若觉得不妥,可再加正二品衔光禄大夫,以彰显世子尊贵身份。”

    “好。”靖帝已经有些无语,“你们都有理,那朕就如你们所请,顺便加封靖北王为太尉,位立三公,世子至京,也该向家里报个平安,明日朕就拟诏,宣靖北王入京受职,连同家书一起送往靖北,你们谁来当这个钦使?”

    曾清一听,手心直冒冷汗,去倒是容易,就是怕回不来。

    “这不太好吧,太尉虽说是正一品,但早在前朝就已经成了虚衔,与靖北王身份不符,再者王爷绝不会入京的。”

    “这简单,王爷不来,那你们也就别回来了。”

    “陛下三思,这恐怕不妥。”

    曾清急忙否决,这是让他们去送人头啊

    “你们也知道不妥?朕与靖北王乃是对着天地盟过誓的结义弟兄,无三弟便无朕之今日,你们让他的儿子侍候朕,甚至侍候朕的儿子,妥吗?妥吗!”

    靖帝声色俱厉,没人知道是发自内心,还是针对李贞的作秀。

    曾清几人不再言语,却也不起身,一动不动跪在原地。

    “你们就是跪死在这里,此事也就这么定了。”

    几人依旧默默跪着。

    过了一会儿,老臣曾清慢慢站了起来,“此事关乎我大靖国运,陛下若不收回成命,老臣今日只好死谏了。”

    “唉。”靖帝抬头看着天。

    要不是为了维护宽仁大度、虚心纳谏的明君形象,估计靖帝会冲下去攮死这几位。

    一旁看戏的李贞轻哼一声,歪歪倒倒走向坐席,拿起桌上割肉的小刀。

    随后走到曾清身旁,“晚辈斗胆,请问曾大人打算怎么个死谏法,撞御阶,还是撞柱子?”

    “我……老夫自有办法,不劳世子费心!”

    曾清当了这么多年的御史,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会有人问自己怎么个死谏的死法。

    李贞笑了笑,“我觉得都不好,为规谏君王而死是何等的荣誉,但撞御阶或者撞柱子都有可能死不了,成就不了大人的名声,我这里有一把小刀,锋利无比,曾大人只需要朝着颈部轻轻一割,立时神仙难救。”

    “你……”

    “请曾大人接刀。”

    李贞双手捧着刀,毕恭毕敬的立在曾清面前。

    “世子只管当好世子就行,国事还是别掺和的好,只要陛下让老夫死,老夫自会坦然赴死。”

    李贞直起身子,“曾大人此言差矣,你可是开国老臣,陛下怎么能让曾大人死呢,曾大人莫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声,想让陛下背一个杀良臣的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手握铁骑六十万,皇帝求我别造反简介 >手握铁骑六十万,皇帝求我别造反目录 > 第9章 死谏,递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