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3章
到事情很容易冲动,我听说又把你们给顶撞了。”

    李翰林笑着说:“没关系,有性格就会有活,脑子活泛,我喜欢这样的同志,只要是有利于淮土镇的发展,能够与你一道把淮土镇的经济搞上去,我们还是支持他的,总比跟着拆台强吧。好吧这样王书记,走,我们去看你的农业生态基地去,边走边聊吧!”

    于是,他们便坐着镇委王书记的车离开了镇政府。那一辆越野性能极佳的四驱动三菱车,由镇委王书记亲自驾驰。现在,领导专车都配有专职司机,但有的时候,领导本人更喜欢自驾,特别是今天这个时候,要谈论这种内容的话题。上车前,小赵也提出来由他来驾驶,但镇委王书记说:“还是我开吧。跑这样的乡村之路,我还是我来吧,谁的马谁熟悉。”

    镇委王书记一边驾着车,一边接着说:“因为班子不团结,所以导致了思想不统一。但是。也可以反过来说,因为思想不统一,导致了班子不团结。”

    王书记一边把握着方向盘,一边看着远方说:“在这个问题上,我负主要领导责任。我是班长,是一把手,班子不团结,我责任最大。”

    李翰林说:“可以理解。”

    王书记说:“以前洪麻子活着的时候,他这个人,我不好评价,他思想有问题,人品有问题。历任的一把手,他都不配合,反而跟一把手对着干,对于一把手进行刁难与排斥,谁在这个位置上,他就跟谁争在淮土镇的威信,争一把手的位置。你们想想,这样的人,什么思想?什么人品?当然了,他人也已经死了,所有错误也就一笔勾销了。”

    李翰林说:“很理解你当时的处境。”

    镇委王书记停了车,示意李翰林和小赵下车。

    如果说,蔬果基地就位于颍河岸边的一处河滩上,这里是淮土镇的一个土坡,站在这里,放眼四看,农业生态基地一览无余。

    他们上那土坡时,李翰林说:“好了都过去了,一切都会从头开始吧,反正他人已不在这个世上了,这人一死百了,我们就不要跟一个死去的人计较太多了。”

    镇委王书记说:“李书记真是觉悟比我们这些人高,你们政策水平高,早听说你李翰林的大名了,实在是佩服啊,你有能耐,又从市委下来的,真怕你看不起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土八路。”

    李翰林笑道:“王书记自谦了,我哪有你说的那样了不起啊,我也曾在基层干过,也是合理的经历一样,从镇委书记一步一步干起来的。到头来又怎么样呢,现在不还是跟你在一起并肩战斗吗?不还是又被贬下界了,哈哈哈——”李翰林说到这儿就哈哈的大笑起来。

    镇委王书记停下来,指给他们看,说:“李书记,你看那河滩坡上,土质很松,如果下场大暴雨,就怕有可能会塌方,泥土就会被冲进地里。他们又换了一个方向走去,王书记继续向李翰林介绍道:“李书记,你在看那一块光秃秃的坡地也一样。像这种地方,还有好多处。现在已经是雨季了。疏水渠道也要治理了。上次省厅的几位处长下来,都勘查过,省厅为什么拨下这笔专款,就是要应付接下来的雨季。”

    李翰林问:“那你有什么打算?怎么应对这个雨季?”

    镇委王书记笑了笑,说:“我也没有办法,我是巧媳妇难做无米之饮。”

    李翰林说:“我不信,一个镇委书记,这点事就把你难住了?”

    镇委王书记说:“你不知道,淮土镇是个穷地方,要办成一件事,很难。更别说需要花钱的事了。”

    李翰林笑了笑。

    他知道,筑防坡堤虽然需要钱,治理疏水渠道需要钱,但镇委王书记要办这事也不难,只要找几个建筑老板带资施工,先把防坡堤筑起来,应付了这个雨季,再慢慢结帐也还是可以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穿成九零年代炮灰原配完整版简介 >穿成九零年代炮灰原配完整版目录 > 第2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