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章 看真伪,比优劣
宋伯,这印章您说是卖方祖传的沈愈再次确认了一遍,目光中带着一丝审慎与探究。
没错,卖家拍着胸脯对我说的,小沈啊,我这次没打眼吧老宋眼里满是期待地问,如同一个等待表扬的孩子。
沈愈语气平和的道:还得再看看,目前来看东西还不错。
老宋一听乐了,别着急慢慢看,先喝口茶,这茶啊就得喝带热气的。
您喝您的,我再继续看看。沈愈回应道,目光再次回到手中的印章上。
露巧藏拙,好刀工啊,离篆刻化境也只是一步之遥,刀中见笔,笔中有刀,刀锋挺锐,笔意劲秀,绝对的清代精工雕刻技法。
老宋一听沈愈的话,美的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了,他痴迷古玩却总是经常打眼,今天终于捡了一回漏,还是个大漏。
钱对于他来说并非最重要的,主要是这次捡漏的事传出去后,他老宋头也算是在古玩圈子里能扬眉吐气了。
老宋之所以对沈愈的话深信不疑,是因为沈愈在古玩城开店这半年时间里,为人鉴定古玩从来没有出过一次差错。
并且价格非常公道,手拿把攥的杂项是两百。半人多高的瓷器也是二百,从不多要。遇上那种家里有困难需要出售祖传宝贝的,还会免鉴定费。
绝对的业界良心。
恭……沈愈刚想对老宋说一句恭喜,恭喜的恭字刚说出口,沈愈却是突然感到手上滑腻腻的。
他闭上双目仔细感觉了一下,心里猛的咯噔一下。
不对!
不对劲!
这印章的手感不对,不像是田黄石。
刚才沈愈将注意力全部放在印章刀工与是否为拼接石上了,对印章本身材质并没有太过在意。
这倒不是说沈愈不懂田黄石的鉴定。
他懂!
并且非常的懂。
但是沈愈却是差点摔一个有经验的亏。
在掌眼师父眼中,能有如此超绝刀工的印章肯定是大师级制印名家的作品。
而制印名家不可能在一块假石或者普通石头上费心费力,因为这属于自降身份得不偿失的事。
毕竟料与工是相辅相成,互相成就的。
刻一块砖头,就算刀工再好,它也没有什么价值。
而鉴定的偏差往往出在这里。
古玩行有句话:没灯不算黑,灯下才叫黑!
只看刀工,却忽略了最该重视的地方。
印章之材质!
古玩鉴定总体来说是要先看真伪,再比优劣。
比如字画,摹本再珍贵,也比不过真迹。
清代四王致力于摹古,他们仿元四家的山水画堪比真迹,其中王原祁有的作品已经超越真迹。
但摹本就是摹本,值钱也算值钱,可终归比不过真迹值钱。
但在古玩行当里,也有几种古玩不是先看真伪再比优劣,而是先看材质再说其它。
比较典型的就是印章与鼻烟壶。
印章鉴定,首要之点便是先辨其材质为何物。
光绪年间的田黄石印章,价值定然高于雍正时期的寿山石印章。
推及其他印石,亦是如此。
哪怕是现代的鸡血石印章,其价值亦胜过清代的昌化石印章。
再如鼻烟壶,道光年间羊脂白玉所制的鼻烟壶,必定比康熙时期黄铜材质的鼻烟壶更为珍贵。
鉴定古玩,实容不得丝毫疏忽大意啊。沈愈在心中暗暗告诫自己。
这枚印章的材质,绝对透着蹊跷!
田黄石虽极为稀有,但沈愈在宝玉轩工作之时,亦曾过手十数次。
往昔上手,多感其石质凝润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