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章 来客
围观众人的议论纷纷,沈愈却仿若未闻,依然在慢斯条理的讲解:田黄石,集合了福、寿、田、黄四字,寓意甚为吉祥。
而古人对田黄石终极的追求是:洁、润、腻、温、凝,细,六德皆备。
宋伯,咱们先说洁,洁就是石头干净整洁,要是脏不拉几的肯定没人喜欢……
沈愈这一说又是十几分钟过去了。
看到沈愈还在磨叽,老宋有些耐不住性子了,毕竟他身后还有不少人等着呢。
并且他年近七旬的年纪也不是白活的,多少也看出沈愈今天的表现有些不对。
沈愈的为人,老宋可谓是了如指掌。一个向来做事干脆利落之人,今日却突然变得拖拖拉拉+磨磨蹭蹭,这正常吗
答案显然是不正常。
想到此处,老宋心中涌起一丝不祥的预感,我不会又打眼了吧
小沈,这印章是真是假你直说吧,老头子我承受得住。
沈愈就等着他这句话,当即收起笑容,一脸正色道:宋伯,很遗憾地告知您,这枚田黄石方章是赝品。
假的呀老宋脸上虽掠过一丝失落,但并未如沈愈所担心的那般承受不住甚至昏倒。
不瞒宋伯,优质的田黄石如今鲜有人出售,‘黄金易得,田黄难求’这话您想必听过
如今的田黄石,即便财大气粗,也未必能购得称心如意之物。而且因其太过抢手,实际成交价格往往在市场价的基础上翻倍,甚至数倍。
说句实话,田黄石也不比瓷器字画那般容易捡漏。省城三条古玩街与两个古玩市场我都算熟悉,那里摆摊开店的商家,即便眼力不及咱们楚州的同行高,但捡漏一枚印章的能力还是有的。
若是真正清代田黄,那包袱斋一摆出,即刻便会被人买走,又怎会落入您手
老宋也明白沈愈所言在理,他挠了挠头,道:小沈啊,我现今仍觉得这是枚清代的老印章,不知你是从何处看出其破绽的
沈愈微微含笑,将印章轻轻递到老宋面前,缓声道:老印章确然没错,错便错在其并非田黄。您不妨凑近闻闻,这印章上是否散发着藤黄与杏干的味道
老宋依言凑近嗅了嗅,点头道:嗯,确有股味道,只是这藤黄是何味道我却不知。至于杏干味,我买时便已察觉,可惜当时未加留意。我心想,一枚流传数百年的印章有些许味道亦属正常!莫非问题就出在这味道之上
差不多便是如此。沈愈随即将田黄石的古法造假过程向老宋娓娓道来,详述其详。
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罢了,这亏既已吃了,老头子我也还撑得住。出来一上午了,我也该归家了,这枚方章就赠给小沈你了。老宋言罢,转身便向店外走去。
别啊宋伯,这印章雕工精妙绝伦,更是以老寿山石为基底,绝对极具收藏价值的。沈愈赶忙拿起印章绕过鉴赏桌去追。
老宋摆摆手,洒脱道:就当我的鉴定费了。话毕,人已踏入电梯,将追至的沈愈拦在了升降电梯之外。
沈愈又急忙往步梯门奔去,期望能追上老宋,却被几位老者一同拦住。
小沈啊,人家既已不要,你又何必穷追不舍赶紧给我们瞧瞧吧。
是啊,老宋每周至少来你店里三回,你买的那几盒上好茶叶都被他喝光了吧这印章就当茶资了。
对对对,老宋此刻心情欠佳,你就莫要去扰他了,替他存着便是
也有人开始讥讽。
嘿嘿,看来老宋这‘散财大爷’的名号是难以甩掉了。
哼,说人家你不也天天看走眼
呸,我上星期明明淘得一枚咸丰重宝,那可是实打实的清代古钱。
拉倒吧,烂大街的物件被你视作珍宝,你去河边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