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046章 元青花玉壶春瓶
    还有九分钟,我劝你赶紧加快速度。高佬威脸上的威胁之意毫无掩饰,眼神犹如恶狼盯着猎物,让人不寒而栗,仿佛要将沈愈生吞活剥。

    那能不能跟我讲讲这三件古董的来历对我的鉴定会大有帮助。沈愈神色镇定,一本正经地说道。

    高佬威顿时没好气地破口大骂:我说你是不是脑子进水了我要是知道它们的来历,还用找你鉴定

    沈愈耸耸肩,缓缓转过了身子,脸上那勉强维持的笑容也随之渐渐褪去,心中暗自思忖:这次可真是麻烦大了。

    从迈进这道门开始到现在我总共就见了四个人。这群卑劣的家伙,好像根本不在乎被人认出来!

    甚至连脸都懒得遮一下。照此推断,如果我对他们没有了利用价值,恐怕马上就会性命不保。

    哎,大意了。大背头说认识陈哥,无论如何也该先确认一下才对。事到如今,唯一的办法就是尽量拖延时间,然后再伺机而动了。

    伏天的闷热如潮水般弥漫在四周,别墅大厅里的冷气开得若有若无,可沈愈想到待会可能遭遇的凄惨下场,后背瞬间涌起一阵寒意。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此刻硬撑绝不是明智之举,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沈愈一边在心里盘算,一边随手拿起桌上一个看起来颇为憨笨的大肚子瓷瓶。

    瓷瓶的形制颇为独特,从上到下依次为撇口,细颈,圆腹,圈足。

    高约33cm,口径约12cm,腹径约20cm。

    形状看上去很像寺庙里的净水瓶。

    瓶身脏兮兮的,沾满了泥土,而且还是新鲜泥土,仿佛是刚在地里挖出来的。

    若是普通的藏家在这种情况下,不一定能立刻看出这是一个什么瓶子,但沈愈仅仅是扫了一眼,就已心中有数。

    这瓶子便是在华夏收藏界有瓶中三宝之称的玉壶春瓶。

    关于玉壶春这个名称的由来,众说纷纭。

    沈愈更倾向于相信它出自大诗人王昌龄的一片冰心在玉壶。

    理由很简单,因为在唐代,人们多将酒称为春。

    直至如今,华夏的名酒之中也不乏带春字的佳酿。

    当然,它虽名为玉壶,却并非玉制,而是瓷质的。

    玉壶二字,最初单指如美玉般温润的唐代白瓷与青瓷,后来便成为了瓷器里的一种大众称呼,只要器型与最初的玉壶相似,便可称之为玉壶春瓶。

    沈愈目不转睛地凝视着瓶身,右手熟练地拿起一个短毛软刷。

    此刻,他要将瓶身上的泥土刷掉,以便更清晰地观察。这是个精细活,绝不能让刷子除软毛外的硬木触碰到瓶身,否则稍有不慎就会对瓷瓶造成难以挽回的损伤。

    沈愈全神贯注,动作轻柔而又娴熟,泥土清理完成后,他又拿起喷壶,反复喷水,最后用数片干抹布缓缓将瓶身擦干净。

    等一切都清理干净后,沈愈打开桌上的台灯,明亮的光线洒向瓶身。

    仅仅这么三五秒,沈愈心中便是一惊。

    这难道是元青花

    尽管内心犹如翻江倒海一般,可脸上却依旧不露丝毫声色,真的像是元青花啊沈愈在心里又默默地嘀咕了一句。

    他只能用像是来形容,因为他未曾见过真正的元青花瓷瓶实物。

    莫说他一个年仅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就算是在古玩行里浸淫了几十年的老掌眼师傅,也未必有眼福得以目睹真正的元青花。

    此瓶全称应该叫做:元青花人物故事玉壶春瓶。

    既然说到人物故事,那瓶子上的主角自然便是人。

    整个瓶身共绘有三个人物。

    虬髯大汉手执马槊,威风凛凛地跨马欲行,不远处,又有一个布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古玩之金瞳鉴宝简介 >古玩之金瞳鉴宝目录 > 第046章 元青花玉壶春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