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049章 砚台再现
    鉴赏宣炉,必然得懂历史,更需对宣宗皇帝有深刻的了解。

    若不懂明宣宗,想要精准鉴定宣炉则难如登天。

    明宣宗朱瞻基乃是华夏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艺术家皇帝。

    古籍记载:宣宗万机之暇,游戏翰墨,点染写生,遂与宣和争胜。

    此处的宣和乃是宋徽宗赵佶的第六个年号,这意味着若论艺术成就,明宣宗已然能够与宋徽宗相媲美。

    然而,与宋徽宗治国全然跑偏不同,宣德帝的能力更为全面且强大。

    他自幼便聪慧过人,深得祖父明成祖朱棣的宠爱,于永乐九年便被册封为皇太孙,他与父亲执政的这段时期更是合称为仁宣之治。

    明宣宗在位时,恰逢大明国力蒸蒸日上,在已有宣德青花瓷的情况下,他仍觉有所欠缺。

    毕竟那是站在祖父与父亲的肩膀上取得的成果,他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成就。于是,鼎鼎大名的宣德炉应运而生。

    宣炉的材料极为珍贵,可谓是不惜代价。

    传说其以风磨铜为主料,加入赤金、白银等三十三种贵金属矿物,历经十二次精炼,最终才得以制成五千尊成品宣德炉。

    当然,也有说法称是三千多尊。

    究竟制造了多少,至今仍存在较大争议。

    不过,宣炉在古董鉴定难度排行榜上位列前三甲,这一点应当毫无争议。

    其鉴定难度相较于元青花而言,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究其缘由,乃是因为宣德炉没有真品传世。

    倘若某博物馆或者大收藏家手中持有一件标准器,众人前去观摩一番,便能知晓原来这才是真正的宣炉模样,如此一来,再鉴别赝品,自然就能轻易发现其中的破绽。

    但因为缺乏标准器,这鉴定之事便陷入了困境。

    当下人们对宣德炉的鉴定,只能从各类古籍文献中探寻依据。

    据沉重楼的推测,宣德炉至今尚无一件令人信服的真品现世,实则与它本身的材质密切相关。

    宣炉乃是铜制,且为黄铜材质。

    或许有人会心生疑惑,铜这种物质坚固耐用,不易损坏,即便遭受捶砸亦难以毁坏,怎会没有传世品呢

    既然古代瓷器、名画、家具等都能保存至今,为何一个铜炉却难觅真品踪迹

    根本就不合常理!

    实则不然,宣炉吃亏就吃亏在这铜质之上。

    铜材固然比瓷器与木头更为结实,保存个几百上千年亦非难事。

    但实际上,宣德炉的保存难度很大。

    这是因为铜在古代是货币。

    每逢乱世,穷困潦倒,食不果腹,铜器往往会被融掉铸钱。

    所以宣炉苦逼就苦逼在这里,它甚至还不如一件瓷器,瓷器无法换钱,最多当作咸菜缸子用。

    这铜炉着实是真假难辨啊!

    手中这尊宣炉究竟是真是假,沈愈看不出来。

    莫说他一个无名小卒,即便是众多收藏大家面对宣炉亦是束手无策。

    盖因为宣炉自明代起便开始被仿造。

    究竟仿造了多少,无人能够说清。

    甚至到了民国时期,仿造宣炉都未间断。

    完全就是数不胜数。

    并且从古代传下来的某些鉴定方法,基本无用。

    因为后来制造宣德炉的原班人马也参与了仿造,这上哪去鉴定去

    有的所谓的鉴定方法更是极为的不靠谱。

    比如古人皆称宣炉采用风磨铜制作而成。

    只要判断是不是风磨铜就可以判定真假。

    这本身就很扯淡。

    风磨铜究竟是何种铜材,无人知晓。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古玩之金瞳鉴宝简介 >古玩之金瞳鉴宝目录 > 第049章 砚台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