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第96章
随着看书越多,他觉得他的想法越来越偏离老爷和先生们日常传授的看法。
他觉得圣人教导的原则道理固然是很好的,但是就好像一个负责练兵的百户读了孙子兵法之后只能学到很多用兵道理一样,百户真的就能靠孙子兵法操练好他麾下的那100个士兵吗?
而西书中的圣人之言,于廉感觉和孙子兵法中讲用兵的原则道理差不多,用来规范个人的行为当然是好的,但是用来治国平天下,那就太过空洞,也不能具体教人如何做事。
于廉一首对这些问题非常的疑惑,但是聪明如他当然知道以他的身份,这些问题万万不能向府中的老爷,或者是少爷的西席先生以及社学学堂的先生请教,否则对他绝没有任何好的后果。
于廉今天遇到了王五,不知为何,他就觉得王五待他非常亲切爱护,无论是之前听王五说书讲述战场庙算的道理,还是他那个没头没尾的请教,听王五给他讲解京中出了何等大事。
他能理解王五随口告诉他的这些小道消息,如果被坏人去官府举发就会变成所谓的擅议天子妄传妖言。
王武在这其中到底担了多大的风险,这其实是多大的人情和义气,于廉深刻的明白其中的分量。
在于廉看来,王武的做法就和书上说的春秋时多见的义士故事有很相似的既视感。
某位义士机缘巧合了入了贵人法眼,生平受贵人厚遇,贵人有难之时,慷慨出一命报偿贵人,为贵人纾困的义举出死力。
王武今日待他之义举,比较古人中受人传诵的义士也相仿佛,而他于廉算是什么身份,能让一位刚刚初识的豪杰义士如此赤诚相待,今日受王武的恩义,他也只能默默记在心中,等待日后找机会报答了。
于廉既然觉得王五是诚心对待他,从来不会看他年幼就敷衍了事,而是会认真的解答他的疑惑,他突然想到他心中这些离经叛道的不敢对人言的想法,或者可以问问王武,也许能从王武这里得到一个很好的解答,于是他就把他心中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