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人气小说 第194章
    《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是整部作品的开篇,讲述了天地初开、万物初生的起源,并引出故事的主角——石猴的诞生。

    这一回奠定了《西游记》的世界观和整体基调,通过描述宇宙的起源、石猴的诞生和成长,揭示了佛教、道教以及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哲学思想。

    故事以一首诗开篇,描绘了混沌未开的天地状态,以及盘古开天辟地的伟大创举。

    诗中提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这一句点明了宇宙的起源——一切在混沌之中,尚无天地之分。

    盘古的出现打破了混沌状态,分清了天地,世间万物由此诞生。

    诗句引出盘古的开天辟地之举,同时也暗示了本书主角石猴的诞生,将他与天地初开的伟大创造相联系,为后续他成为齐天大圣的故事奠定了神话基础。

    接下来,故事转向宇宙的演变。

    天地的生成和演变被分为十二个会,每个会代表一个阶段,合计十二万九千六百岁。

    这种时间划分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宇宙观,也展示了古代人对天地运转的深刻思考。

    通过这样的描述,故事将天地万物的形成归结于时间的流逝和天地的交替,这也契合了佛教中关于轮回和因果的思想。

    故事中,宇宙演化的过程被形象地比喻为一天中的时间变化。

    从子时的阳气开始,到亥时的黑暗,最后重新回到光明的子时,象征着天地的不断循环。

    这种循环不仅象征着宇宙的秩序,也暗示着生死轮回的道理。

    正是在这样的宇宙背景下,天地万物逐渐形成,人类也在此过程中诞生。

    这种哲学性的描述为石猴的出世做了铺垫,暗示了他作为天地精华孕育而成的特殊身份。

    随后,故事引出了西大部洲,其中单表东胜神洲傲来国的花果山。

    这座山不仅是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也是石猴诞生的地方。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行者悟道简介 >行者悟道目录 > 人气小说 第19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