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小说 第194章
《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是整部作品的开篇,讲述了天地初开、万物初生的起源,并引出故事的主角——石猴的诞生。
这一回奠定了《西游记》的世界观和整体基调,通过描述宇宙的起源、石猴的诞生和成长,揭示了佛教、道教以及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哲学思想。
故事以一首诗开篇,描绘了混沌未开的天地状态,以及盘古开天辟地的伟大创举。
诗中提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这一句点明了宇宙的起源——一切在混沌之中,尚无天地之分。
盘古的出现打破了混沌状态,分清了天地,世间万物由此诞生。
诗句引出盘古的开天辟地之举,同时也暗示了本书主角石猴的诞生,将他与天地初开的伟大创造相联系,为后续他成为齐天大圣的故事奠定了神话基础。
接下来,故事转向宇宙的演变。
天地的生成和演变被分为十二个会,每个会代表一个阶段,合计十二万九千六百岁。
这种时间划分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宇宙观,也展示了古代人对天地运转的深刻思考。
通过这样的描述,故事将天地万物的形成归结于时间的流逝和天地的交替,这也契合了佛教中关于轮回和因果的思想。
故事中,宇宙演化的过程被形象地比喻为一天中的时间变化。
从子时的阳气开始,到亥时的黑暗,最后重新回到光明的子时,象征着天地的不断循环。
这种循环不仅象征着宇宙的秩序,也暗示着生死轮回的道理。
正是在这样的宇宙背景下,天地万物逐渐形成,人类也在此过程中诞生。
这种哲学性的描述为石猴的出世做了铺垫,暗示了他作为天地精华孕育而成的特殊身份。
随后,故事引出了西大部洲,其中单表东胜神洲傲来国的花果山。
这座山不仅是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也是石猴诞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