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良心推荐 第411章
    萧萧小心翼翼问道:“你是谁?

    我怎么了?

    头有点晕,我这是在哪里啊?”

    王医生无奈的说道“这里是村卫生室,杨知青你磕到脑袋了肯定晕啊。”

    杨萧萧更懵逼了,杨知青?

    是在说她吗?

    “我怎么会磕到脑袋?”

    “你怎么磕的我也不清楚,是知青院的叶知青送你过来的。”

    杨萧萧听的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了,知青,卫生室,穿越?

    不会是她想的那样吧?

    杨萧萧赶紧看了一下自己的手,和她的手不一样,一看就不是她的手。

    又看了一下身上的衣服,衣服也不能证明什么,但是这么瘦肯定不是她的身体,看来是魂穿,那她怎么没有原主的记忆?

    不管了,既来之则安之,先去这个知青点看看能不能搞清楚情况吧。

    杨萧萧刚准备起身,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些不属于她的记忆,应该是这个身体的记忆,杨萧萧赶紧躺好接收记忆。

    她真的穿了,穿到了七十年代,原主也叫杨萧萧,家里还有一个哥哥,父亲和哥哥嫂子都是工人,还有两个小侄子,大的十岁,小的才五岁,母亲一个人在家带两孩子,在这个年代算是家庭条件比较好的了。

    现在是1974年,这是一个充满变革和挑战的时代。

    当时,国家正大力推动知识青年下乡建设,以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根据政策要求,每户人家如果有多个儿女,其中至少要有一人前往乡下参与建设;而对于那些没有工作的人来说,下乡也是一种必然选择。

    因此,原主也顺应潮流,踏上了下乡之路。

    也许有人会好奇,为何这些年轻人不主动寻找工作机会呢?

    事实上,那个时期的就业环境相对较为复杂,工作机会有限且竞争激烈。

    此外,政府对知青下乡有着明确的政策引导和组织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快穿侠侣简介 >快穿侠侣目录 > 良心推荐 第411章